“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镌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朴素真理,无需高深理论佐证,却凝结着百年奋斗的血泪经验。试想,若社会主义等同于普遍贫穷,那些在嘉兴南湖红船上点燃星火的先驱者,何必冒着杀头之险探寻新路?若社会主义意味着饿殍遍野,杨靖宇将军又怎会在冰天雪地中嚼着树皮坚守信念?若社会主义注定与困顿为伴,王进喜们何苦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石油?答案显而易见:社会主义从诞生起,就承载着人类对公平正义、富足安康的向往。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我们共产党人闹革命、搞建设,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从推翻 “三座大山” 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到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奠定国家发展根基,再到实行改革开放激活社会活力,中国共产党始终将 “消除贫穷”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任务。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这绝不是为某些人走资本主义提供借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大的本质区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前者以公有制为主体,保障共同富裕;后者以私有制为基础,导致资本主导和两极分化。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妖风,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就意味着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于是,有人开始唱衰社会主义公有制,渲染资产阶级价值观,鼓吹 “精英治国论”,将普通劳动者贬低为 “愚昧落后的群体”,无视正是工人农民用双手建起了高楼大厦、种出了五谷杂粮、制造了工业产品;有人宣扬 “剥削无罪论”,将资本家的贪婪包装成 “企业家精神”,忘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露的真相: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更有甚者公然为刘文彩、黄世仁之流翻案,将他们的罪恶美化成 “慈善行为”,这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对革命先烈的公然亵渎,在赤裸裸地为剥削阶级招魂。
他们最大的悲哀是走进了概念的误区,以为改革开放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就是剥削制度的回归。这种想法简直幼稚到了十分可爱的地步。
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无不发出最强烈的信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同样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背道而驰。
历史早已给出警示:秦末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引发陈胜吴广起义;明末李自成以 “均田免赋” 号召民众,撼动了朱明王朝的统治;国民党统治时期,四大家族巧取豪夺,占全国人口不到 1% 的官僚资产阶级,却掌握着全国 80% 的工业资本,最终被人民所抛弃。
这些历史教训深刻地揭示,贫富悬殊必然导致社会撕裂、政权动荡。社会主义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核心就在于它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制度,而是以 “共同富裕” 为根本目标的制度。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这里的 “消灭私有制”,本质上是要铲除剥削产生的根源,避免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席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绝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绝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新中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那些一心复辟资本主义,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不过是在做着一场黄粱美梦!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