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河号子|以信用为帆,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山西省近日出台《经营主体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实施方案》,明确自9月1日起试行“一份信用报告代替一摞证明”的新机制。这项改革,不仅是政务服务流程的重构,更是政府治理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生动实践。
减负提效,重塑政务服务崭新生态。过去,企业为开具各类证明常常奔波于多部门之间,“一摞证明”背后是行政资源的重复消耗与市场主体的时间成本。此次改革将40个领域的违法违规记录整合为“一份信用报告”,实现“一网通查”,既减轻了企业负担,也提升了行政效率。
信用修复,构建包容审慎监管体系。方案中信用修复机制的完善值得关注。已修复的违法违规记录在报告中标明,既维护了法律的刚性约束,又给予市场主体改过自新的机会。有助于构建起“失信可修复、信用可增值”的监管闭环,激励企业主动纠错、重塑信用,为市场活力注入新动能。
全域覆盖,织密全周期服务网络。从金融领域的融资到商务场景的招投标,从行政审批到评优评先,方案的应用场景实现了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无缝覆盖;从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等核心政务领域,延伸至消防救援、公积金等民生服务环节,40个实施领域形成了全维度的信用监管网络。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暂未覆盖的领域,方案提出支持信用主体主动承诺,既保证了改革的灵活性,又以“虚假承诺即退出”的约束机制守住了信用底线,让改革红利辐射至更多市场角落。
从“一摞证明”到“一份报告”,从“反复跑腿”到“一网通办”,这场信用赋能的改革不仅是流程的简化,更是治理逻辑的重构。当信用成为市场准入的通行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营商环境的优化,更是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步。期待山西能够持续优化政策,真正释放红利,让这一改革举措成为山西高质量发展的“信用引擎”。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