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工业学大庆

发布时间:2025-07-03 01:17:41

  1971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工业学大庆》。

  毛主席、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主要是要求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一.大庆的基本经验:

  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把毛泽东思想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大庆人通过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靠"两论起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

  2.坚持集中领导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原则。

  大庆油田任务重、时间紧,人力、物力、财力不足,集中领导、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胜利完成一次又一次任务的主要经验之一。

  3.坚持高度革命精神和严格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和形成"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良好作风。“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黑夜和白天干工作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干工作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干工作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干工作一个样。”  大庆石油队伍一呼百应,指向哪里打向哪里,干的事情靠得住,遇到困难顶得住。

  4.坚持技术革命和勤俭建国的原则。

  生产技术和经济民主;领导干部亲临生产前线;积极培养和大胆提拔年轻干部等等。

  5.  批判刘少奇、邓小平物质刺激,批判奖金挂帅。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

  无论从当时,还是从现在看,这些经验和决策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二.大庆式的正确发展道路:

  工业建设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思想和路线问题。

  为什么大庆油田的建设发展这么快?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马列主义,能够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1949年,全国原油产量仅12万吨,总共只有8台浅井钻机、40多名石油技术人员。外国石油公司垄断了中国的石油市场。

  1952年2月,毛主席发布命令,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57师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支援石油工业建设。

  1955年2月26日,毛主席对石油部发出号召:“革命加拼命!” 为后来大庆油田的发现和石油会战,乃至全国的“工业学大庆”运动,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1959年9月6日,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岩中发现工业性油流。这是中国石油地质工作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时值国庆10周年,这块油田因此命名为“大庆”。

  1960年5月,在石油部正副部长余秋里、康世恩等的直接领导下,石油工业部集中全国30多个石油厂矿、院校的4万名职工,调集7万多吨器材设备,来到了茫茫的东北大草原开展大会战。

  1963年底,经过三年多的奋战,石油产量日新月异,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大庆油田是世界上特大油田之一,这样大规模的企业提前一年多建成投产,而且布局合理、用料少、质量好。大庆油田比苏联第二大油田,杜依玛兹油田速度要快一倍。

  在发达国家也需要两三年时间,而中国工人阶级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创造了世界奇迹。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喊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吃大苦,耐大劳,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铸就了铁人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三.大庆的精神:

  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读者袁木、范荣康合写的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报道了大庆人吃大苦、耐大劳,为让祖国抛掉贫油帽子而忘我拼搏的感人事迹。

  《人民日报》编后话明确指出:“大庆精神,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大庆精神‌是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内涵可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爱国精神‌。

  以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核心,体现了石油工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使命感。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打破了“中国贫油论”,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创业精神‌。

  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展现了面对极端困难时勇于开拓的勇气。例如,石油工人在设备落后、条件艰苦的情况下,通过人拉肩扛完成设备运输,用“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信念攻克难关。‌‌

  3.求实精神‌。

  坚持科学态度与严谨管理,倡导“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并通过岗位责任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这种精神推动了大庆油田技术持续创新,采收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4.奉献精神‌。

  强调胸怀全局、为国分忧,体现了石油工人、家属不计个人得失的牺牲精神。例如,许多职工、家属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仍坚持工作,最终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

  大庆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励当代、后代人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资源,其核心价值在当代仍具有深远意义。‌‌

  四.大庆石油成功的重要意义:

  1.  1964年1月25日,毛主席号召:“工业学大庆”。2月5日,中共中央下发学大庆《通知》,于是全国工交战线掀起了学习大庆精神、学习大庆油田管理经验的热潮。

  2. 经济效益好。1960年至1963年共用国家投资 7.1亿元,除全部投资收回外,还为国家积累资金3.5亿元。

  3. 文化大革命十年,是业绩最好的一段。

  1966——1975年,全油田共生产原油24757万吨,完成财政上缴233.2亿元,为支撑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文革前年产几百万吨,到1976年年产5000万吨,从1976年到2002年,实现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

  1969年3月20日, 1202钻井队甩掉了苏联“功勋队”,超过了美国“王牌队”,创造了世界新纪录,被誉为“永不卷刃的尖刀”;1970年4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液压钻井机;1973年研制成功“GF731型地层原油物性分析仪”,达到世界同类仪器的先进水平,等等。

  4.  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李四光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它的全部开发过程是在极端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的,没有任何洋人插手,而且水平达到世界一流。

  5. 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使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封锁我们的企图遭到了失败;中国依赖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大庆石油会战如同抗美援朝一样,同时打了一个漂亮的政治仗、志气仗、经济仗和科学技术翻身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