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什么是真理?论马列毛主义的阶级性与革命性真理观

发布时间:2025-07-03 01:16:35

 

  “什么是真理?”——这是一个自人类思想史开端以来,便始终困扰着、也激励着无数哲人上下求索的根本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哲学流派,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唯心主义者认为,真理是某种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永恒的“理念”、“绝对精神”或“神的启示”,人们只能去静观和领悟,而无法创造和改变。旧的、机械的唯物主义者则认为,真理不过是我们的头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一种简单的、像照相机拍照一样的、被动的反映。

  而以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为代表的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则与上述一切旧哲学,都实行了最彻底的决裂。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全面地、革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本文旨在系统性地阐述马列毛主义的真理观。它将论证:真理,在本质上,是人的正确思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能动反映。它的来源,是千百万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它的检验标准,是革命的社会实践。更重要的是,在阶级社会中,真理,是带有深刻的、鲜明的、不可磨灭的阶级性的。它从来不是书斋里被动思考的产物,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翻天覆地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所必须掌握和运用的、用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真理的客观性与来源:实践,且只有实践

  马列毛主义的真理观,首先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它坚持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它又是辩证的,它科学地指出了人类认识这种客观真理的唯一来源和必经之路。

  1.1唯物主义的基石:驳斥一切唯心主义真理观

  马列毛主义的认识论,首先旗帜鲜明地同一切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认为,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不依赖于我们意识的、客观的物质世界。而所谓的“真理”,就是我们的思想,能够正确地、符合实际地,反映这个客观世界及其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是由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根本矛盾所决定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如何去粉饰和掩盖,无论小资产阶级改良派如何去幻想和规避,它都必然会一次又一次地、顽强地表现出来。承认这一客观规律,并按照这一规律去行动,就是掌握了真理;反之,就是陷入了谬误。这一基本立场,是整个科学世界观的基石,是区别科学与宗教、唯物论与唯心论的第一块试金石。

  1.2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那么,人类是如何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呢?毛泽东同志在其光辉的哲学著作《实践论》中,对此作出了最深刻、最系统的阐述。他指出,人的认识,绝不是“生而知之”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它只能来源于一个地方——那就是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

  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在实践中,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接触外部世界,在头脑中形成对各种事物的现象、片面和外部联系的初步印象。例如,一个工人,刚进工厂时,他看到的,只是机器的各个零件,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感受到的,是与工友和工头的具体关系。这,就是感性认识。

  然而,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是远远不够的,是无法认识到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的。要获得真理,就必须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这个飞跃,就是要在社会实践中,把所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即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那个工人,在长期参与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之后,他就会逐渐地、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阶级”,什么是“剥削”,什么是“剩余价值”,以及他和资本家之间,是怎样一种根本对立的生产关系。这个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只有通过亲身的、反复的实践,才能完成。

  1.3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因此,马列毛主义得出了一个最根本的结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无论是关于自然界的真理,还是关于社会的真理,都只能从三种伟大的社会实践——即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得来。

  离开实践,去空谈认识,去空谈真理,就如同缘木求鱼一样,是毫无意义的。一个关在书斋里的“理论家”,即便他读完了古往今来的一切书籍,如果他不投身到火热的、现实的群众斗争中去,他的头脑,也只能是一些死的、脱离实际的教条,而绝不可能产生出对客观世界的、真正活的、深刻的认识。所以说,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然是一个彻底的、坚定的实践论者。

  二、真理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真理

  马列毛主义的真理观,其最深刻、最革命、也是与一切旧哲学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旗帜鲜明地揭示了真理的阶级性。它认为,自从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以后,任何思想,任何理论,任何所谓的“真理”,都不可避免地、或明或暗地,打上了特定阶级的烙印。

  2.1为何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真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正如我们前文所论证的,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而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人,分属于不同的阶级,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所参与的社会实践不同,他们的利益和诉求,更是根本对立的。因此,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和实践出发,所观察到的“世界”,以及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和“真理”,就必然是截然不同的。

  例如,对于资产阶级来说,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合理”、“最完美”、“最自由”的制度,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他们的“真理”,因为这个制度,保证了他们可以永久地、合法地,去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而对于无产阶级来说,真理,恰恰是相反的。他们通过被剥削、被压迫的切身实践,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充满了内在矛盾、必然走向灭亡的、不公正的制度,而私有制,正是这一切罪恶的根源。

  2.2资产阶级的“普世价值”:最虚伪的“超阶级真理”

  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统治,最常用的一种思想欺骗手段,就是将他们本阶级的利益和价值观,伪装成一种适用于全人类的、超越阶级的、“普世”的真理。

  他们所标榜的“自由、民主、人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他们的宣传中,这些概念,似乎是抽象的、人人生而有之的。然而,在现实中,资产阶级的“自由”,最核心的,是他们剥削工人的自由,是资本自由流动的自由;他们的“民主”,最核心的,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每隔几年投票一次的、服务于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集团利益协调的“金钱民主”;他们的“人权”,最核心的,是维护其私有财产权这一“最重要的人权”。他们通过贩卖这种虚伪的、超阶级的真理观,来模糊劳动人民的阶级意识,使其心甘情愿地接受资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和政治统治。

  2.3无产阶级的阶级真理:科学性与党性的高度统一

  与此相反,马列毛主义公开地、毫不掩饰地宣称,它所揭示的真理,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真理。那么,为什么无产阶级的阶级真理,就不是片面的、而是具有普遍的科学性呢?

  原因就在于,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最大公无私的阶级。它的历史使命,不是用一种新的剥削制度,去代替旧的剥削制度,而是要彻底地消灭一切剥削、一切阶级,最终解放全人类。因此,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历史前进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正因为如此,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够最勇敢、最彻底、最客观地,去认识这个世界,去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规律,而不必像资产阶级那样,因为自身的阶级局限性,而去歪曲和掩盖真理。因此,在马列毛主义看来,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即党性),与科学的客观性,非但不是对立的,反而是高度统一的。党性越强,就越能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就越能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真理。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革命的社会实践

  一个理论、一种思想,究竟是不是真理,我们用什么来检验它呢?唯心主义者诉诸于内心的“感悟”或古代的“圣经”;教条主义者诉诸于书本上的“语录”;而马列毛主义者则响亮地回答: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3.1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回到革命实践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认识的全过程,不仅包括从实践到理论的第一次飞跃,更包括一个更重要的、从理论回到实践中去的第二次飞跃。

  也就是说,当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之后,这个认识过程,还远没有结束。我们必须将这套理论,重新地、能动地,应用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去,去指导群众的行动。而这个理论,究竟是正确的(真理),还是错误的(谬误),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能够成功地改造世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3.2什么样的“实践”才是标准?

  在这里,我们必须对“实践”这个概念,进行阶级的、具体的分析。检验一项理论是否是真理的“实践”,绝不是任何孤立的、个人的、随意的实践。更不是那些修正主义者所鼓吹的、以“是否能发展生产力”为唯一标准的、非阶级的、庸俗的实践。

  例如,一个资本家,运用了一套新的管理方法,使得他的工厂利润大增,生产力也确实“发展”了。这能证明他这套“剥削有理”的理论,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真理吗?当然不能。

  马列毛主义所说的、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指的是革命的、阶级的、群众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一项理论的真理性,最终,要看它是否能够成功地指导无产阶级及其同盟军,在阶级斗争中,战胜资产阶级;在生产斗争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科学实验中,揭示自然的奥秘。最终的、最高的实践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引导人民群众,成功地推翻旧世界,并建设一个崭新的、没有剥削压迫的新世界。

  3.3“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斗争中检验、修正和发展真理

  同时,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也绝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简单的过程。正确的思想,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因为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遇到暂时的困难和失败。

  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态度,不是在失败面前,就立刻怀疑和抛弃革命的理论,而是要认真地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修正、补充和发展原有的理论,使其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然后再用这个修正了的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巴黎公社失败了,但它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宝贵的教训;中国革命在早期,也曾因为“左”倾和右倾错误路线,而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但正是在总结这些失败经验的斗争中,毛泽东思想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并最终指引中国革命,走向了伟大的胜利。

  因此,真理,就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穷循环中,不断地克服谬误、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四、真理的能动性: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与一切旧哲学根本不同,马列毛主义的真理观,绝不是一种消极的、静观的、与世无争的“学问”。它是一种能动的、革命的、具有强大物质力量的理论。

  4.1驳斥机械唯物论的“反映论”

  旧的、机械的唯物主义,虽然也承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但它却将这种反映,看作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镜子式的过程。在这种“反映论”者看来,人,只能被动地去适应环境,而不能能动地去改造环境。

  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批判了这种机械论。他反复地强调,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他指出,无产阶级在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之后,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消极地去“顺应”它,而是要能动地运用这种对规律的认识,去“驾驭”它,去改造这个世界,为本阶级服务。

  4.2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同志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最充分的阐发和最伟大的实践。

  他指出,正确的、代表了先进阶级利益的革命理论,一旦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掌握,那么,它就能够将原本一盘散沙的、原子化的群众,组织成为一支有理想、有纪律、有方向的、移山填海的强大革命大军。

  为什么原本装备简陋的小米加步枪,能够战胜装备精良的飞机大炮?为什么原本贫穷落后的中国,能够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其根本的秘密,就在于,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与亿万中国人民相结合,从而爆发出足以改造中国、震撼世界的磅礴物质力量。

  4.3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

  马列毛主义的真理观,还深刻地揭示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

  它认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激烈斗争中,也必然会同时地、深刻地,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也就是说,在斗争实践中,我们会不断地克服自己头脑中那些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例如小资产阶级的摇摆性、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农民式的狭隘保守,等等,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能够更好地符合客观斗争的需要,使自己成长为更加坚强的、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认识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战胜非无产阶级世界观的、自我革命的过程。

  五、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在无穷的实践中不断接近绝对真理

  最后,马列毛主义的真理观,还科学地解决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问题,从而为我们既反对教条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5.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曾深刻地阐述过,任何一个具体的真理,都同时包含着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方面。

  说它是相对的,是因为,任何一个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过程、某一个发展阶段的近似的、有条件的反映。它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它必然会被更深刻、更全面的新真理所代替。

  但说它是绝对的,是因为,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确确实实地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的、绝对的内容。例如,“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就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绝对真理。人类的每一个科学发现,每一次对客观规律的正确揭示,都是向着无限的绝对真理,所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5.2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真理论”和相对主义的“真理虚无论”

  正确地理解了真理的这一辩证法,我们就能有效地反对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

  一种是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者,只看到真理的绝对性,而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他们将马克思、列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得出的某些个别结论,当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从而使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了僵死的思想僵尸。

  另一种,则是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则只承认真理的相对性,而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他们宣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真理,一切都只是个人的“看法”和“叙事”。这种论调,在今天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尤为盛行,它在哲学上,必然导向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在政治上,则必然导向取消革命的取消主义。

  5.3共产主义——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无限征程

  因此,马列毛主义的真理观,既不是“终极真理论”,也不是“真理虚无论”。它认为,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一个所谓的“终极真理”而使认识停滞下来。但是,在改造世界的无穷的革命实践中,我们人类,确确实实地,可以一步一步地、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地,去接近那个无限的、客观的绝对真理。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正是人类在这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无限征程中,不断迈向更高自由王国的壮丽过程。

  结论

  综上所述,马列毛主义的真理观,是一个严整、科学、深刻而又彻底革命的理论体系。

  它告诉我们,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来源,只能是千百万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它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真理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只有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的无产阶级,才能真正地、全面地认识和捍卫科学真理;它告诉我们,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革命的社会实践,并且,真理,就是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地与谬误作斗争,并得到深化和发展的。

  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真理,绝不是一种供人顶礼膜拜的、冰冷的偶像。它是一种能动的、具有强大物质力量的思想武器。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去消极地“解释”世界,而在于去能动地、革命地“改造”世界。

  这一伟大的真理观,与一切剥削阶级的、唯心的、形而上学的旧哲学,都形成了最鲜明的对照。对于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来说,真理,不在于书斋的静思,不在于教堂的祈祷,更不在于资产阶级沙龙的清谈。真理,只存在于工厂的车间里,存在于农村的田野上,存在于阶级斗争的街垒上。

  真理,不是一枚需要被小心翼翼供奉起来的奖牌;它是一杆必须被勇敢地、坚定地扛在肩上,用以砸碎一个旧世界、并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沉甸甸的革命的步枪。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