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就业大环境下,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正逐渐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打工人”在职业抉择的岔路口,似乎只剩下滴滴、外卖和快递这三条主要路径。曾经丰富的就业渠道,变得越来越难。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三个行业之所以吸收大量从业者,主要是门槛低。它们不要学历不要熟人关糸,也不要特定的技能证,只要健康愿意吃苦,便能轻松地踏入行业大门。对于学历不高、没有专业技能的人群而言,这无疑是暖心的救命稻草。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电商行业的蓬勃兴起,人们在出行、餐饮配送和物品递送方面的需求增多,这三个行业才对求职者敞开大门。
以滴滴司机为例,无论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还是中年失业的困难人群、急于寻生活来源的人士,都只需通过简单的注册流程和培训,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其中一员。滴滴司机的工作时间极为灵活,全职司机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节奏规划出车时段,兼职司机同样能够利用碎片化的闲暇时间接单赚钱。
外卖骑手也是这样,只要对城市的大街小巷熟悉,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手机导航,便能够如鱼得水般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为顾客送去热气腾腾的美食。快递员的工作内容相对而言较为明晰,主要负责包裹的揽收与派送,简单直接,容易上手。
然而,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曾经作为吸纳就业主力军的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行业,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这些传统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幅缩减。在制造业领域,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应用,使得许多原本依赖人工操作的工厂岗位逐渐被高效的机器所替代;建筑业也在顺应时代潮流,朝着装配式建筑等新兴模式转型,对传统建筑工人的依赖程度显著降低。
更为关键的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艰难且复杂的过程。许多传统行业的从业者由于长期从事单一的工作,在面对行业变革时,往往难以适应全新的工作要求。例如,工厂里的老工人长期习惯于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当智能化设备和复杂的编程技术涌入生产环节时,他们感到力不从心,在向新岗位转型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另寻他路,而滴滴、外卖和快递行业的低门槛特性,恰好成为了他们的无奈之选。
虽然滴滴、外卖和快递这三个行业为众多求职者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从业者们在实际工作中却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困扰。
先从收入来看,表面上,这三个行业都遵循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看似公平合理,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以滴滴司机为例,他们的收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平台抽成比例、订单数量的不稳定以及油价的涨多跌少,都如同无形的手,操控着司机们的钱包。在高峰时段,订单数量多,但城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司机们跑一趟耗费大量时间,最终到手的收入就更少了;而在淡季,订单量稀少,收入更是难以得到保障。
外卖骑手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订单量或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但送餐难度却大大增加,一旦出现超时,洒漏,破损,就会面临罚款处罚,使得收入大打折扣。快递员同样不轻松,他们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每日需要处理大量的包裹,而且还可能因为快递出现损坏、丢失等意外问题而遭受工资扣除的风险。
再从社会保障方面来看,这些行业的从业者大多以灵活就业或劳务派遣的身份工作,几乎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他们往往没有五险一金等基本福利,这意味着一旦遭遇生病或者意外事故,所有的医疗费用等开支都需要自行承担,无疑给他们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沉重负担。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对从业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耗。外卖骑手和快递员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奔波,饱受风吹日晒雨淋,极易患上各种职业病,如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这些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还可能对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当“打工人”在就业选择上只有滴滴、外卖和快递,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是时候该想想这背后的原因和出路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