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科学歪史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5-07-25 18:20:02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自信:“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对于文化自信,习近平又强调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就是文化虚无主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建立大学生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本着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大学举行人文素质的演讲中可以发表各种学术观点。但是却不应该为了证明其观点而用歪曲的事实进行误导。歪曲的事实对广大的青年学生将会产生“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的负面效应。下面是以科学史为名歪曲历史的事实。

  自由和理性是吴国盛教授所著的《技术哲学讲演录》和《什么是科学》的重要内容。因为他们是权威,得到了很多媒体的例如科学网推崇。这两本书在社会上尤其在青年学生中有广泛的影响,前者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演讲录。

  书中列举了一些历史和事例,其中有些事例能否证明其关于自由和理性的观点却是值得商榷的;而有的事例则是反理性的。

  近年来在中国古代科学的争论中,有的学者关于自由和理性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中国人不大理解‘自由’这个词,以为自由就是胡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不对?我经常喜欢举这个例子,比如你肚子非常饿,走到一个包子铺前一摸兜里没有钱,请问一个自由的行为是什么行为呢?通常的中国人都会认为,抓起包子就吃就是自由的行为。因为我们对自由的理解是孙悟空式的,蔑视规则。”(《技术哲学讲演录》2016年版p199)。

  孙悟空是神猴,西游记是神话,中国人从来不会把他当真,更不会把神猴对自由的理解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现实中“兜里没有钱,抓起包子就吃”的是峨眉山的猴子,这是猴子式的自由哲学:天马行空“蔑视规则”“以为自由就是胡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中国人对自由真的如此无知,就是猴子“抓起包子就吃”的为所欲为吗?

  孔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想吃包子是心之所欲,但“兜里没有钱,抓起包子就吃”是逾矩,使不得。这就是礼文化中的自由与自律的关系,自律是理性的自觉,所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自由与理性的关系。

  中国的老百姓数千年来都自觉或不自觉的遵从孔老夫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教导。反之,如果“通常的中国人以为自由就是胡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中国何以能成为礼仪之邦?何以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和文化自信的一种严肃的教育行为,尽管内容可以活泼生动,语言可以幽默诙谐。如果“抓起包子就吃”是一种戏谑,但其观点是严肃的,关于“自由”该书作者在《什么是科学》一书中还举出了朝鲜战争的历史事例:

  “在中国人的眼里,自由要么是不存在的,要么自由就是一个要不得的坏东西。对于西方人来说完全不是这样。”(《什么是科学》p39)

  “半个多世纪之前的朝鲜战争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与西方的战争,一方是中国军队,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交战双方都会树起自己意识形态的旗帜,以显示自己的正义和合法性,以激励士兵浴血奋战。中国方面的口号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句中共历史上最著名的口号之一,因为切中了中国人熟悉的血缘文化精神。捍卫家的安全、国的尊严,是参战的最高理由。美国加入朝鲜战争的意识形态理由又是什么呢?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50年7月19日检阅入朝参战的美国空军和海军官兵时说:“这个自由的民族正在受到威胁,我们应该参战,为他们争取自由与和平。”在同日的群众集会上,杜鲁门接着说,“自由的人民遍布世界,自由是人类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追求”,以“自由受到威胁”“为保卫自由而战”来动员美国公众支持参战。战后美国在首都华盛顿建立韩战纪念园,纪念墙上刻着一行字:“自由不是免费的。”书中还附有该纪念碑的照片。(《什么是科学》p40)。

  半个多世纪前朝鲜战争的历史期间,美国自持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优势,美国第七舰队经常“自由的”侵犯中国的领海,美国的军机经常“自由的”侵犯中国的领空甚至射杀中国平民,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答记者问时扬言“积极的考虑使用原子弹”教训中国,核战威胁着世界的自由和平。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保家卫国之举正是教训美国遵守“自由的规则”。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美国热爱自由和对自由贡献的事例,例如独立战争、二战等等,然而《什么是科学》却以半个多世纪前朝鲜战争为例能够证明什么样的自由观念呢?

  在建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向国外一切先进的文化学习,但是无论对待中国还是外国的文化都应该“实事求是”。《技术哲学讲演录》关于理念还讲了一个“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圆”的事例:

  “什么是理念?我们举个圆的例子。什么是圆呢?我们可以说表蒙子是圆的、瓶盖是圆的,但是你仔细量一量会发现这个表蒙子并不很圆,那个瓶盖也不很圆。希腊人就问一个问题,他说既然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没有一个是真正圆的,那就表明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圆。可是,真正的圆在哪里呢?现实生活中没有真正的圆,希腊人说真正的圆只能在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叫做理念世界”(《技术哲学讲演录》p201)

  恰好相反,古中国人关于圆的理念,圆的几何,领先于古希腊欧几里的几何,领先于全世界。

  “表蒙子是圆的、瓶盖是圆的”这种对圆的认知水平是三万年以前我们山顶洞人就有的水平。事实上,关于圆的理念,

  公元前400年墨子就对圆给出了理性的定义“圜:一中同长也”,以后就有了刘徽和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计算,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后祖暄推导出球体积的计算公式,等积定理等等。这些科学成果无不领先世界千年以上。“一中同长也”这个定义的奥妙之处在于,可以推广到多维空间。

  这就是中国人对圆的理念。墨子的这个著名的定义是任何一个科学史工作者都知晓的。《技术哲学讲演录》怎能以“表蒙子是圆的、瓶盖是圆的”来证明“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圆”、没有理念世界这样的命题?

  任何古代的科学都有其缺陷,中国古代科学也有缺陷,应该实事求是的研究并批判其缺陷,但不应以一概全。

  《九章算术》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因此中国传统数学“有术无学”(《什么是科学》p287)。

  且不论《九章算术》是否“有术无学”,看一下与《九章算术》密切相关的一段中国古代数学史,中国《九章算术》成书于汉代,《九章算术注》成书于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奠基者刘徽在其《九章算术注》中就提出了“析词以理”的数学思想,“词”者数学之命题也,即对命题进行分析和逻辑推理。而其《九章算术注》正是以定义为逻辑的起点,对《九章算术》中的命题算法进行逻辑演绎的证明,其中有些证明的思想和方法领先于世界,例如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证明就运用了现代的极限和微积分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九章算术注》对中国传统数学理论起了奠基的作用,是有术有学的。

  在论及中国古代数学的学术成就时,《九章算术注》比《九章算术》更重要。仅凭《九章算术》就对全部中国传统数学做出“有术无学”的结论,显然是不公正的。何况“实用性很强”和“有术无学”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任何学科都有进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步完善,新陈代谢也是正常的。关于数学中勾股定理《技术哲学讲演录》是这样讲的:

  “很多人都知道勾股定理: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边是三,一个边是四,那么斜边就是五,勾三股四弦五。实际上《周髀算经》里讲勾股的时候,还算不上定理,只是一个经验公式而已。我们的木工在长期的木匠实践中发现这个经验公式(《技术哲学讲演录》p202)。

  如果中国古代在直角三角形边长关系的表述方面只有出自于“木匠实践”的“勾三股四弦五”,那么这仅仅是直角三角形的特例罢了,连经验公式都算不上,则在中国数学历史上就不存在勾股定理。

  然而《周髀算经》不仅记载了商高在天文测算中提出过“勾三股四弦五”特例,《周髀算经》还记载了中国古代陈子(公元前七世纪,早于毕达哥拉斯)在测日中就提出“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这才是具有一般意义的勾股定理。该定理是古人在天文地理的测算中总结发现的,却没有“木匠实践中发现”之记载。

  在历史上很多文明古国都发现过勾股定理,所以该定理冠以什么名称都有其各自的道理,但是实事求是全面的论及其历史才是重要和客观的,才是理性的。

  本着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发表不同的学术观点,对传统观念和历史文化进行批判都是可贵的。但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批判才是理性的。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技术哲学演讲录》记载了一些学生听众的提问,但是听众却没有对书中列举的事实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疑问,这是值得思考的。

  在学术研究中“自由而理性”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科学外史中的科学歪史

  “中国一项真正的世界第一,我平时不大喜欢谈的事情之一,是中国古代的世界第一,因为以前谈这些事情的人士时常忍不住穿凿附会,拔高古人,让人颇不以为然。但是中国古代还有些真正的世界第一,用不着穿凿附会抜高古人的,那些人士又不大愿意谈了——马王堆汉墓中的性学文献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江晓原科学外史,第11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

  科学外史是作者为法国时尚科学杂志新发现中文版写的专栏。其中有许多新鲜的观点,有重大的影响,书的前言和序中都有记载,值得一读。

  评论:中国古代的世界第一,例如,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古运河,天文学,数学,中医学等等,不仅中国人喜欢谈,外国人也喜欢谈。四大发明,首先是由欧洲人提出来,马克思也提出来过。英国人李约瑟博士所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客观的记录了中国古代的世界第一。科学外史的作者不大喜欢中国古代的世界第一,那是您的自由。

  但是因为“以前谈这些事情的人士时常忍不住穿凿附会,拔高古人,让人颇不以为然。”这是对于喜欢中国古代的世界第一的一种否定和批判。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那些喜欢中国古代世界第一的人,就会说你这是对历史的歪曲。

  这里只是争论材料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量可争论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