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榜样·劳模工匠风采】“钻”劲十足的技术能手
【人物名片】
邵大军,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工车间镗床工、高级技工,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人物寄语】
只要用心去做事,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在位于和县的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工车间,邵大军是公认的“百灵鸟”。每天清晨,他都早早来到车间,提前梳理当天的生产事项并预热机器。
“这批产品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不能有丝毫马虎。”5月7日早晨,邵大军比平日更早地来到车间。最近,公司正在赶制一批污水泵曲管加工件,客户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每件产品邵大军都要亲自“操刀”。
“邵师傅非常敬业,对待每一批产品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骏说。
邵大军平时言语不多,但说起机床操作的专业知识,他却侃侃而谈,神采奕奕。
30多年前,尚未改制的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和县一家国有企业。当时只有17岁的邵大军,由于家贫,高中未毕业就早早地步入了社会。“听说泵厂招工,我就去参加考试,没想到一下就考上了。”说起往事,邵大军难掩自豪,进厂时他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被分在镗床岗位,“当时全县只有一台镗床机器,学习镗床操作需要扎实的数理化知识,很幸运老师傅选择了我。”
不负这份幸运,邵大军跟在老师傅后面踏踏实实地学。他随身携带笔记本,遇到一时理解不了的问题,就先记下来,私下自己琢磨或者多加练习。几年下来,他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而且在老师傅身上学到了吃苦耐劳、耐心细致的精神。
“我从小就喜欢机械方面的知识,恰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更是激发了这种热爱。”邵大军说。对岗位的热爱点燃了他的“钻”劲。除了跟着老师傅实操,他还从新华书店买来很多专业书籍自学,一有时间就抱着书本“啃”。他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机床工,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三联泵业每年都会推出新产品。运用新工艺、新技能进行产品研发,邵大军总是走在前面。一次,企业需要加工一批输油管道泵用轴,要在轴的两端向中间分别打直径10mm的孔,但由于钢轴材质硬,打孔深度长,没人敢接这个活儿。邵大军挑起担子,反复查了许多资料,在废旧坯料上尝试,经过几十次试验,终于找出了方法,保证了钻头的稳定性、精准度。
“邵师傅加工的产品,误差值能控制在0.01毫米,精度很高。”李骏介绍。如今,邵大军已是金工车间中开泵班组长,每年经手加工产品超3000件,合格率100%。“他以车间为家,与机床为伴,曾连续工作15天,只为了高精度高标准完成紧急加工任务。”李骏说。
从职场新人成长为老师傅的邵大军,依然保持着这股“钻”劲。为适应数控机床升级换代趋势,他坚持自学计算机知识。去年,公司新购进一台先进的数控镗床,他通过自己摸索,不到一个月就熟练掌握了操作技能。“镗床集合了铣床、钻床的功能,操作难度大,加之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研发方向也越来越广。”邵大军说,只有学好技术才能跟上市场需求。
除了不断提升技能,邵大军还投身于“传帮带”工作,先后带领8批次50多人熟练掌握镗床技术。“我们作为车间一线工人,要干好自己的工作,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是对公司、客户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邵大军常对新人说。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