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临沧凤庆县涌金村:移风易俗树新风

发布时间:2025-08-12 16:07:32

  今年以来,临沧凤庆县三岔河镇涌金村“两委”与自然村长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村庄实际,紧盯移风易俗,聚焦道路硬化、供水保障、防汛安全三大领域精准发力,树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硬化村组路,铺就惠民“快车道”。乡村要振兴,道路必先行。此前,涌金村大寨、青树、后山小组的道路尚未硬化,村民们常年面临“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的出行困境,农产品运输更是难题。为破解这一民生堵点,村“两委”和自然村长牵头召开群众座谈会,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积极申报乡村振兴“一事一议”水泥奖补项目,最终争取到205吨水泥,村民们也自发筹资投劳。施工期间,村里形成“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模式,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村民们踊跃投工投劳,三个小组掀起热火朝天的修路热潮。“作为农村党员,能为家乡建设出份力,特别有意义。”大寨小组村民赵贵强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如今,平坦宽阔的1.6公里水泥路从主干道直通村民家门口,不仅改善了99户387名村民日常出行条件,更打通了农产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提升铺就了“快速通道”。

  建好蓄水池,守护群众“水缸子”。长期以来,季节性缺水一直是困扰涌金村民的“心头病”,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今年,村“两委”和自然村长通过走访摸清用水需求,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结合村庄地形科学选址,统筹推进蓄水池建设与饮水管网改造。同时,村里同步建立“建管并重”机制,明确专人负责设施管护和水质检测,确保水利设施“建得成、用得好、管得久”。目前,永丰片区15立方米坝头、菜园山小组24立方米水池及3个小型蓄水池已建成使用,8公里饮水管道铺设完成,解决了787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即便是在干旱季节和用水高峰期,村民家中也能正常供水,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再也不用为缺水发愁了,现在家家户户都喝上了放心水!”村民鲁映富的感慨,道出了大伙的幸福心声。涓涓清流通过新架设的管网,不仅流进了家家户户的水缸,更流进了村民的心田。

  织密防汛网,筑牢安全“硬屏障”。进入汛期后,涌金村遭遇持续暴雨侵袭,出现道路塌方、山体滑坡、边沟淤堵等险情,既阻碍村民出行,又存在安全隐患。面对严峻汛情,村“两委”和自然村长闻“汛”而动,严格执行“1262”应急机制,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对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路段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实时监测雨情水情,第一时间传递暴雨预警信息,及时组织人力与机械开展清理疏通工作,全力守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全村23公里出现落石、塌方的道路已全部清理完毕,切实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通畅。

  民生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涌金村将围绕乡村振兴目标,持续强化履职担当,坚守为民服务初心,把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更多实招硬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云南网通讯员 李珈漫 李川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