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社保,到底是谁的保障?

发布时间:2025-08-12 12:17:35

这几天,街头巷尾、网络论坛,都在热议一个老生常谈的事:企业要不要强制交社保。有人拍着桌子,说“不交社保的老板就是剥削工人”,有人冷笑,说“交了社保的钱反正迟早也回不来”。乍听上去,这是一场关乎工人尊严的正义之争;细一想,却像是两条被钉死的铁路——一边是呼啸而来的资本列车,一边是吱嘎作响的制度机车——对撞之下,压断的都是人的骨头。

我从来不怀疑资本家的本性。只要工人的双手还在流血、背脊还在弯曲,他们就会想着怎样用一根更细的绳,把成本勒得再紧一点。社保?那是额外的负担。多交一分,他们就得少添一块瓷砖,少换一台咖啡机。于是各种花样就出来了:签外包合同,挂临时工牌,工资拆分成补贴和津贴,甚至干脆口头承诺——“放心吧,我们企业就是你最好的保障”。

听到这些话的工人,有的信了,有的假装信了。毕竟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合同,而是一张张发工资的手。可惜,这手翻脸比翻书还快。等到病了、老了、受伤了,才发现社保账户空空如也——那时资本家的手会微笑着告诉你:“我们是市场化企业,生老病死得靠个人规划。”

所以,从工人阶级的立场来看,强制企业交社保,本是最起码的防御——就像寒冬里给自己添一层破棉被。棉被是薄的,可总比光着身子挨冻强。

然而,这场看似单纯的“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却不是全部的真相。背后还有一条更深的暗流——那就是社保制度本身的形态,以及谁在真正承担这笔巨款。

许多人以为,社保是社会主义的福利体现。听起来很动人,可现实是,在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往往是全民性的,由国家财政直接承担,不需要企业和个人互相推诿。换句话说,本不该出现“强制企业交”这一关卡——因为全民的生老病死,本就是国家义务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笔必须由劳资双方讨价还价的买卖。

可如今的情况是,国家财政吃紧,社保基金缺口越来越大。于是,“强制企业交社保”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劳动者,更是为了往社保池子里再添一桶水。这桶水,是从企业利润里扣出来的;企业呢,自然会想方设法把成本转嫁回工人身上——降工资、减奖金、压工时,甚至裁员。于是你会发现,这场看似打击资本家的政策,最后可能还是绕了一圈,压在了工人的肩上。

更有意思的是,社保交得多,并不等于将来能领得多。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延迟退休的传闻、医疗报销比例缩水……这一切让许多人怀疑:我们这辈子交的钱,到底是为自己存的,还是为前面的窟窿买单的?

有朋友算过一笔账:按现在的缴费比例,一个普通工人一辈子交下去,退休后领回来的总额未必比自己存定期高多少,还得冒着“政策变动”的风险。于是一些人开始反问:“既然是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由国家多承担一些?为什么非得从我们和老板之间分个你死我活?”

这话听着扎耳朵,可不能全当牢骚。因为它戳穿了一个事实:今天的社保,是夹在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中间人——它表面上替劳动者讨要权益,实际上也是替制度本身补血。

当然,也有人说:“企业不交社保,就是违法,没什么好争的。”这话没错,可问题是,违法成本太低。罚款往往比补缴还便宜,补缴可以拖延,甚至通过各种漏洞一笔勾销。于是我们看到一种荒诞的局面:法律像一只纸糊的虎,站在工厂大门口,吼一嗓子就被风吹倒;资本家则拍着胸脯说“我们守法经营”,然后悄悄在后台把合同改成外包。

在这样的环境里,强制执行的意义,就像是让一只漏水的木桶多加一圈铁箍——桶是结实了一点,可水还是会从别的地方渗出去。

这件事最吊诡的地方在于:工人和老板,本该是斗争的两极,可在社保问题上,他们有时却成了同一条绳上的蚂蚱。工人希望少交一点、领多一点,老板希望少交一点、留多一点——唯一想多收一点的,是制度的口袋。于是,在某些微妙的瞬间,工人与老板的利益居然短暂地重合了:他们都盯着那只不断伸手要钱的制度。

可这并不意味着阶级矛盾消失了。相反,这种错位的同盟,更像是一场临时的停火——下一秒,资本家就会用降薪和裁员,把工人推回原本的战壕。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给人看。”在这件事上,美好的是“人人有保障”的理想,悲剧的是,它被现实撕得只剩下一张缴费单。

强制企业交社保,固然能在短期内逼资本家多吐一点血;可如果制度本身不变,这血很快会顺着别的渠道流回去——工人依旧在寒风中裹着破棉被,而资本家照样在暖屋里品酒。至于制度,得到了它想要的那桶水,却不会告诉你,这桶水到底流向了哪里。

于是,我们看到的,不是单纯的劳动者胜利,而是三方博弈下的疲惫轮回:资本家骂政策,工人骂资本家,制度沉默着收钱——最后大家都觉得自己吃了亏。

所以,谈社保,不能只谈“强制交”,更要谈“谁来承担”、“怎么承担”。真正的社会主义保障,不该靠工人与资本家互掐,而是由整个社会共同承担——尤其是拥有最多资源的那一方。否则,这个“保障”就只是一个高尚的名词,落在现实里,却是一根横在喉咙的鱼刺。

而鱼刺,不会自己消失。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