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水果贵到要“教育”消费者?百果园董事长,这话真让人无语

发布时间:2025-08-11 09:17:46

近日,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出了一段“语出惊人”的视频,回应外界“水果贵”的质疑,他表示:

“水果很普通,但真正懂的人很少,我们要坚守高品质。便宜的水果供大于求,好水果供不应求,所以贵。商业有两种,一种利用消费者无知,一种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这么多年都在教育消费者成熟,不迎合不知情的‘便宜’诉求,要让消费者在知情情况下选择。

我觉得意思很直白:

你们觉得贵,是你们不懂;

你们买便宜的,是你们没见过好水果;

我要做的,是教育你们,让你们成熟起来。

甚至他还强调:“绝不会在品质上让步,除非直接换品相,把品质做差、价格便宜,但那不是我们的路。”

听起来多有情怀、多么高端。可问题是,这套说辞在现实中站得住吗?

01  现实里的百果园:高价不等于高质

如果百果园真的是高品质的代名词,那它的确有资格谈“教育消费者”。可翻翻新闻和消费者的吐槽,你会发现事情没那么体面。

变质水果做果切

湖北经视《315我们在行动》揭露百果园武汉某门店乱象:员工无证上岗,店内竟藏有腐烂水果。记者目击店员将部分腐烂的苹果处理后,放入果切拼盘出售,并称之为“化腐朽为神奇”。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百果园”,显示有超过3000条的投诉与百果园有关。内容除了水果品质以外,还有礼品卡到期不退或续期、退款没有原路返回等等。可见,消费者对百果园早有不满,并且涉及多方面。

加盟模式监管薄弱

百果园大部分是加盟店,监督不到位,食品安全问题就像打地鼠——今天整顿这家,明天那家又出事。所谓“高品质”,在加盟链条里被稀释得连样子都快看不出来了。

所以,当品质问题本身都没处理干净时,再高谈“教育消费者”,就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先端起架子,再往下看人。

02  高价 教育消费者 = 双重傲慢

我认为百果园的逻辑很微妙:

你嫌贵,是你不懂;

你想要便宜,是你没见过好水果;

你要学会“成熟”,要被我们“教育”。

可问题是,我们普通人想吃性价比高的水果,有错吗?

难道亿万老百姓都要先上你一门“水果鉴赏课”,才配进你家门店?

你真把“消费者不懂”当理由,那消费者也完全可以说一句——“我觉得你的价格配不上你的品质”,那我们是不是也能反过来教育你“成熟”一点?

03  单位牛马的既视感:最怕这种“高姿态”领导

余惠勇的发言,让我想起单位里一种很熟悉的领导:

项目做砸了,从不反思自己管理问题,只会说“你们水平不够,要多学习”;

指标没完成,从不承认目标定得离谱,只会说“你们不懂公司的战略”;

福利降了,还会说“你们格局不要太低”。

这就是把问题全推给下面的艺术——就像百果园,把价格贵推给“消费者需要被教育”,而不是先看看自己是否真有稳定且匹配的品质。

对于一线员工来说,这种领导最烦;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商家同样让人心累。

04  做企业,先守底线,再谈上限

在单位里,单位牛马的日常目标就很朴素——不求评先进、不求发奖金,先把活干干净、干利索,不出纰漏,让领导挑不出毛病。

对于水果零售行业,也是同样的逻辑:

先确保每一颗水果新鲜、干净、对得起价格;

再去谈“消费教育”“高端路线”。

否则,你再端着红酒杯谈情怀,也掩盖不了冰箱里那颗发霉的草莓。

高价不是高端,是高傲;

教育不是关怀,是居高临下。

05  消费者的选择权,不需要你来恩赐

商业世界里,顾客用钱投票。你真有稳定的高品质,自然有一部分消费者愿意为它付出溢价;你要是品质一会儿高点、一会儿又翻车,还想站在讲台上教育人,那就是在透支信任。

消费者要的是性价比高的水果,这不等于只认便宜货,而是希望价格和品质成正比——这既是市场的常识,也是最基本的尊重。

写到最后

百果园董事长说要“教育消费者成熟”,可我觉得,先把自己的品质管好,比教育谁都重要。

在单位里,真正受尊敬的领导不是每天训话的,而是能兜住风险、解决问题的人。

在零售行业,真正受尊敬的品牌,也不是每天说教的,而是能让顾客走进店里时不必担心踩雷的。

消费者的“成熟”不是被教育出来的,是一次次愉快购物、一次次品质兑现中,自然建立起来的信任。

先把这门课补好,再谈教育别人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