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道纠缠了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最深沉、也最无情的“天条”。
它,就是“历史周期律”。
什么是“历史周期律”?
当年,在延安的窑洞里,黄炎培先生,曾怀着对历史最深切的忧虑,向毛主席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说,一部历史,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共产党,能不能跳出这个周期率?
这,是“窑洞对”,是“历史之问”。
它,问的,其实就是那个在中国的大地上,反复上演了几千年的、最残酷的悲剧:
一个王朝,在腐朽的末期,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于是,革命的烈火,燃遍九州。
一个崭新的、曾经代表着人民利益的农民起义政权,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终于,打进了京城,坐上了龙椅。
然后呢?
然后,屠龙的少年,自己,变成了新的恶龙。
新的统治集团,迅速地,腐化,堕落,脱离人民,变成一个新的、甚至更残暴的剥削阶级。
于是,人民,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更深重的苦难之中。
直到,下一次的、更大规模的起义,再次到来。
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这,就是“天”。
是几千年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最沉重、也最无法摆脱的、宿命般的“天”!
而毛主席,他的一生,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所做的,就是向着这个最古老、最顽固、也最强大的“天”,发起了一场最决绝、最悲壮、也最伟大的、一个人的战争!
01
历史的“绝壁”——那道似乎无人能越过的“天堑”
在毛主席之前,不是没有人,挑战过这个“天”。
但,他们都失败了。
陈胜、吴广,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最强音,但他们的胜利果实,最终,被刘邦这个新的、更狡猾的统治者所窃取。
太平天国,一度席卷半个中国,建立起了一套看似平等的“圣库”制度,但他们的领袖们,一旦进了南京城,就迅速地,沉溺于宫廷内斗和封建式的享乐,最终,土崩瓦解。
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不可谓不伟大。但他的革命,最终,也同样被袁世凯这样的旧官僚和北洋军阀所篡夺。
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没有找到,那把能够真正斩断这个“历史周期律”锁链的、最根本的武器。
因为,他们,无论其口号多么激进,其本质上,都无法跳出“私有制”和“少数人统治”这个最根本的窠臼。
他们,只是用一种剥削制度,去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
用一个新的统治集团,去代替另一个旧的统治集团。
人民,在他们的革命中,始终,只是被利用的“工具”,而不是革命的真正“主人”。
所以,当革命成功之后,人民,被抛弃了。
而那个新的统治集团,也必然会,沿着旧的轨道,走向腐败和灭亡。
这,是一道历史的绝壁,一道似乎无人能够越过的“天堑”。
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02
革命的“初心”——那个本该终结一切循环的“希望”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科学?
因为它,第一次,为我们,指明了彻底打破这个“历史周期律”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周期率”的根源,不在于人性的善恶,不在于某个领袖的品德,而在于“阶级”和“私有制”!
只要,社会,还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那么,这个“官逼民反—改朝换代—新的官逼民反”的循环,就永远不会停止。
而无产阶级革命,与历史上一切革命的根本不同,就在于:
它,不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剥削阶级统治。
它,是为了,彻底地,消灭一切阶级,消灭一切剥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所以,当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
当我们在生产资料领域,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公有制时……
那一刻,我们,似乎,已经用实践,回答了黄炎培先生的“历史之问”。
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那条跳出“周期率”的金光大道。
我们,似乎,已经永远地,告别了那个循环往复的、黑暗的噩梦。
但是,毛主席,他,看得更远,也看得更深。
他,以他最敏锐的辩证法眼光,在那片看似已经旭日东升的、崭新的红色大地上,
看到了一丝,旧时代的、最顽固的、正在悄然回归的“幽灵”。
03
幽灵的“回归”——党内,那个正在长成的新“李自成”
这个“幽灵”,是什么?
它,不再是旧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
它,以一种更隐蔽、更令人警惕的形态,出现了。
它,出现在了,我们党内。
在我们那些曾经的、一同打天下的“革命同志”的身上。
毛主席,痛苦地,看到了:
一些人,在胜利之后,革命的意志,衰退了。他们,不再想“继续革命”了,他们,想“坐江山”了。
一些人,手中有了权力之后,开始脱离群众,追求特权,讲究排场,变成了新的“官老爷”。
一些人,在思想上,不再相信“阶级斗争”了。他们,开始欣赏资本主义的那一套,主张搞“物质刺激”,搞“利润挂帅”,要走那条苏联修正主义的老路。
一个崭新的、由党内的官僚主义者所构成的“特权阶层”,正在悄然地,形成。
这个阶层,正在把“人民的公仆”,这个神圣的身份,变回到“父母官”的老路上去。
正在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变成一句挂在墙上的空话。
这,是什么?
这,不就是那个“历史周期律”的、最熟悉的味道吗?!
这,不就是那个打进了北京城之后,就开始迅速腐化的“李自成”,在我们党内的、新的“借尸还魂”吗?!
这个发现,让毛主席,感到了最深重的、也是最孤独的忧虑。
他知道,如果,对这个趋势,听之任之。
那么,我们这个红色的中国,将无可避免地,重蹈苏联的覆辙,重蹈历史上一切农民起义的覆辙。
我们,千百万烈士的鲜血,就将白流!
中国人民,在名义上,当了国家的主人。但实际上,又将要,迎来一个新的、骑在他们头上的、官僚主义的“新阶级”!
04
最后的“决战”——“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悲壮冲锋
面对着这个正在回归的、强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周期律”的幽灵,
面对着这个已经开始在自己亲手缔造的党内,盘根错节的“新生官僚集团”,
毛主席,他,应该怎么办?
他,已经七十三岁了。
他,完全可以,选择妥协,选择默许。
那,是最安全、最“明智”的选择。
但是,他,做出了一个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最不像“开国皇帝”会做出的选择。
他,选择,向着这个最古老、也最强大的敌人——“历史周期律”本身,
发起一场最后的、一个人的决战!
这,就是那场,至今,仍被无数人所误解、所污蔑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他,要干什么?
他,就是要,再一次地,把人民,给发动起来!
他,就是要,用一种自下而上的、大民主的方式,让人民群众,自己,去冲垮那个已经开始僵化和腐化的官僚体系!
他,就是要,在这场天下大乱的混沌之中,去重新教育干部,重新锻炼群众,去寻找一条能够真正防止党和国家变色的、崭新的道路!
他,知道,他,可能会失败。
他,知道,他,可能会“粉身碎骨”。
他,知道,他,很可能会被后人,所不理解,甚至被唾骂。
但,他,还是要去冲锋!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不再是诗人的浪漫。
这,是一个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个最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向着“历史的宿命”,所发起的、最悲壮的、义无反顾的冲锋!
05
历史的“平局”——他,化身为了“规律”本身
那么,这场“人”与“天”的决战,最终,是胜了,还是败了?
从短期的、现实的结果来看,他,似乎,是“失败”了。
他,逝世了。
他所要批判和打倒的那些东西,在他走后,以一种更迅猛的姿态,卷土重来。
那个“历史周期律”的幽灵,似乎,并没有被彻底地驱散。
但是,从一个更长远的、更深刻的、历史哲学的层面来看,
他,也没有“失败”。
他,和那个最强大的敌人——“历史周期律”,打成了“平手”。
为什么说是“平手”?
因为,他,用他生命最后的、这场惊天动地的斗争,把自己,和自己的思想,彻底地,与“历史周期律”这个永恒的问题,捆绑在了一起!
他,把自己,化为了和“历史周期律”一样,不朽的东西!
在他之前,人民,只是在“周期率”中,被动地、不自觉地,循环。
而在他之后,他,为我们,留下了一整套,关于如何去认识、去警惕、去反抗这个“周期率”的、最强大的理论武器!
那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
从此以后: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官”与“民”的矛盾;
只要,一个革命政权,还有可能蜕变为新的压迫者;
只要,人民,还面临着被“公仆”重新骑在头上的危险……
那么,人们,就必然会,一次又一次地,想起他!
想起他晚年,那场孤独的、悲壮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最后的战斗!
他,没有能够,为我们,一劳永逸地,消灭这个敌人。
但他,为我们,永远地,指出了这个敌人的存在!
并为我们,留下了战胜这个敌人的、最锐利的武器!
06
不朽的“战士”——只要循环在,他就永远在!
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理解他?
他,不是神。
他,是一个战士。
一个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
他,更是一个,最终,选择与那个最强大的、无形的、名为“历史规律”的“天”,进行最后一战的、最孤独的战士。
这场战斗,他,打平了。
他,没有能够,在现实中,彻底地、一劳永逸地,终结这个循环。
但是,他,在思想上,在理论上,在未来千百年的历史叙事中,彻底地,终结了我们对这个循环的“无知”和“无奈”!
他,把自己,变成了一座永恒的警钟!
他,把自己,变成了一面永恒的战旗!
只要,历史的循环往复,还在威胁着人民。
人们,就必然会,记起他!
记起他,那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身影!
记起他,为我们今天、以及未来的一切反抗,所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
记起他,那场与“天”战平的、永不终结的最后一战!
跋
有人说,他晚年,失败了。
是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像一个最悲壮的、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
他,为人类,盗来了那“继续革命”的、防止自身腐化的神火。
然后,被那些他所解放了、但又无法理解他的“人们”,永远地,锁在了历史的悬崖之上。
但是,
只要,那座悬崖还在。
只要,那束神火,还在人民的心中,燃烧。
那么,他,就没有失败。
他,与天战平。
他,与人民同在。
他,与历史,共存。
直到,那个“周期率”,被彻底埋葬的、共产主义的明天,真正地到来。
---{全文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