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侵华战争后期,伪军逐渐演变为四个大的集团:伪国民政府军、伪满洲政府军、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军和华北绥靖军。
它们虽规模庞大但派系林立,即便在一个集团下也各自为政、各怀鬼胎,从未形成有效战力。伪军们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国民党领导的政府军、侵华日军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充当鬼子的走狗。
1940年3月,以汪精卫为首的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设立了参谋本部军政部、海军部、军事训练部、参军部等军事部门。
其中参谋本部由北洋政府时期的旧军人把持,军政部东北军系与西北军系对立,海军部则由东北军系和闽系分立,军事训练部被东北军系统管参军部则是各失意军头的聚集地。由此可见,光军事部门的派系就多达6个,真正的山头林立。
面对如此众多的军队派系,汪精卫心知肚明,却也无力根除。伪国民政府虽然名义上管辖着华北、华东以及华南的诸多省份,但汪精卫的实际控制范围仅有南京与江浙的一小部分。派系林立的伪国军本就心怀鬼胎,更不把汪精卫放到眼里。
随着抗战胜利,鬼子大势已去,汪伪政府树倒猢狲散,伪军们也在为自己的后路着想,为了活命不择手段。伪军的末路,终于降临。
01 抗击伪军主力
抗战时期,国民党和伪军的关系极为微妙,这从伪军将领的话语中可以体味出来。伪军将领曾向冈村宁次表示:我们“不是叛国投敌的人,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叛逆,我们是想和日军一起消灭他们的。我们至今仍在接受重庆的军饷。如果贵军要与中央军作战,我们不能协助。这点望能谅解。”
这段话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事实,即抗日根据地武装抗击了伪军主力。1943年8月24日,《解放日报》发表《中国共产党抗击的全部伪军概况》一文,指出:
“除华南伪军外,华北华中敌后全部伪军皆在敌寇之驱策下不断地配合敌寇对共产党‘扫荡’与‘清乡’。数年来,伪军参加正面战场向国民党军队作战者,只有一次,即1943年夏季湘北鄂南之战,有伪武汉行营直属之一个师(第29师)参加。华北华中伪军对正面战场一贯是和国民党和平相处,对共产党军队则配合敌寇积极进攻。”
1944年6月22日,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在与中外记者谈话中,再次指出,
“这许多伪军在敌后起了什么作用,换句话说,许多伪军为敌人负担了什么任务呢?大概起来是(1)配合扫荡;(2)守备据点;(3)进行清乡;(4)补充缺额。前三项是众所皆知的。最后一项,例如敌三十七师团自1943年春季以来,补充三批伪军;第一批三百余人;第二批由石家庄补充一千五百入;第三批由休介补充三千人。而所有这些任务,都是对付共产党的。”
正因为如此,“所有伪军,几乎全部都压在共产党身上”,中共武装力量抗击了伪军绝大部分。
枪杆子里面出力量。军事上对敌伪的打击和胜利是打开抗战肃奸工作局面的前提,是肃奸工作开展的保证,对抗战肃奸影响重大。
如八路军初到河北高阳时,有地方保卫团六七百人,集合一部分溃兵,与日寇发生关系,不准八路军进城,且企图联合日寇消灭我军。于是,八路军对之采取武力行动,经过两小时的战斗,打下了高阳。
“这一次胜利,使许多准备投降的不敢投降了,伪组织也被镇压下去了。⋯⋯这些都是必要的打击,没有这些打击,不能镇压当时的投降反动力量。
伪军惧怕八路军、新四军是在多次沉重打击后无可奈何的结果。百团大战仅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毙伤日伪军10252名,俘虏伪军675人,俘获汉奸183名,伪军反正九次,共470名。
正太路沿线特务机关及伪政府各地伪组织,悉数被我全部肃清,其他各伪组织亦肃清不少。此种军事上对敌斗争的胜利,给中华民族的肃奸工作以极大鼓舞。
正如彭德怀在总结百团大战胜利的意义时所说的,
“百团大战的胜利,在敌战区内及在敌远后方也起了非常重大的影响。首先是敌战区内的广大人民在百团大战胜利的影响之下,开展了坚决的对敌斗争,例如在正太路沿线,这种斗争在继续扩大着。敌战区内外广大人民的对敌斗争,对于我们战争的进行有极重大的关系。其次,如敌战区内一切敌伪组织,在我百团大战胜利的影响之下,更加动摇起来,这就便于我们去瓦解这些伪组织,并争取每个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重同祖国的怀抱,这就使得敌战区内的统治更加困难,更加动摇,而便于我们去开展敌战区的工作,扩大抗日区,包围敌寇,粉碎敌寇‘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阴谋毒计。”
战时歼敌情况一般是将日伪军合并在一起计算,要将抗日根据地歼灭伪军的情况从中单独抽出了解并不容易,因此,本文的某些数字可能未区分日、伪军。
伪军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被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消灭的。从伪军产生到1945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毙伤和俘虏伪军累计100万人以上。
1945年7月7日,中共延安总 部公布抗战第八年打击伪军战绩,宣布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1944年6月至1945年 5月打击伪军战绩:毙伤伪军100418名,俘虏伪军132667名,反正伪军40455名,伪军总损 失273540名。
日本投降后,敌后抗日军民根据延安总部的命令,要求各地伪军放下武器,归顺人民。对于拒不投降者,给予严厉打击。
在1945年8、9月的大反攻中,八路军、新四军、 华南抗日纵队共歼灭伪军25万人,给伪军以毁灭性的打击。抗战八年,八路军共作战9987次,毙伤伪军312282人。
抗战八年间,华北敌后战场进行 大小战争74000次,毙伤俘伪军389000人。八年之中,晋察冀根据地军民共作战32000余次, 歼灭日伪军351000人;山东八路军与敌作战26000多次,毙伤敌伪42万多入,山东民兵进行 大小战斗5万多次,毙伤俘日伪军25000多人;第一二O师和晋绥部队共作战10114次,毙伤日伪军10740人;晋绥根据地民兵配合主力军或单独作战达18718次,毙伤日伪军7733人: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共消灭日伪军128000余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同日伪作战30000余次, 毙伤日伪军19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经常牵制着60%以上的华北伪军。山东抗日根据地抗击伪军的数目,从1940年至1945年平均每年抗击152000余人,占全国伪军总数的25.3%。
八年抗战期间,八路军共俘虏伪军402112人,伪军反正136855人.八年中,第一二0师和晋绥部队俘虏日伪军18389人,晋绥根据地民兵配合主力军俘虏日伪军1876人。
02 伪军的末日
各抗日根据地对伪军均给予了严厉地打击,有些战役如卫南战役、林南战役,是专门针对伪军发起的进攻性战役。
晋冀鲁豫地区,1943年7、8月间,在卫南战役中歼灭伪第四十六师 和独立第一、二两个旅,共5600人余人;在林南战役中,歼灭伪第二十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部、 伪新五军暂编第四师和独立旅,共7000余人。
9月间,伪第二方面军总部及独立团一举被歼灭; 1945年6、7月间,在安阳战役中伪第六方面军孙殿英部6200余人被歼灭:8、9月间的大反攻 中,晋冀鲁豫解放军又歼灭伪军6万余人。
山东地区,1943年11月,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首 先全歼李亚藩部2000余人,接着从是年11月至1945年2月发起3次“讨荣”(伪第十军荣子恒部)战役,歼灭伪第三师、第二师、第十军军部及其直属部队,击毙军长荣子恒。
从1943 年1月、11月和次年3月先后发起3次“讨吴”(伪第三方面军吴化文部)战役,歼灭1万余人。1945年5月,在滨海区的伪军张步云部4000余人、鲁中区的厉文礼部6000余人,几乎同时全部被歼灭。
苏中和苏北,1945年4月,新四军发起阜宁战役,歼灭伪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第五军2300余人。接着通过三垛、河口伏击战,歼灭该部1800余人。6月,又在睢宁战役中 歼灭伪军2000余人。
整个华东地区,新四军在1944年共歼灭伪军5万余人;1945年1月至8 月,歼灭伪军3万余人。
为了较为具体的说明抗日根据地对伪军的打击,本文以苏联对日宣战以后,解放区战场展 开对日伪的全面反攻为例,大致说明抗日根据地对伪军的打击情况。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指出:
“对日战争己处在最后阶段, 最后地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时间已经到米了。⋯⋯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 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 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材,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这样,吹响了抗日根据地向敌 伪军进攻的号角。
1.晋察冀军区部队
冀察第一、第十一军分区及冀中第十军分区、冀热辽第十四军分区向北平发起攻击,第十四军分区歼灭日伪军500余人。冀中军区第八、第九、第十军分区从8月19日向天津外围发起攻击,伪津南自卫团400多人被迫缴械投降。
第六、第七军分区向德石铁路、平汉路北段发起 攻击,袭击伪绥靖军第六集团军司令部,毙伤俘日伪军1100余入。从9月起,第十二旅发起了蔚(县)广(灵)暖(泉)战斗,歼灭伪军3000多入。
冀察军区第十二、第十三军分区部队, 从8月20日向张家口等地发起进攻,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俘获伪蒙疆政府副主席及张家口市长等。配合部队解除了多伦等地伪蒙军、伪警察2000多人的武装。
冀热辽军区分西、中、东三路向热和、辽宁挺进,西路军先后争取伪满军和警察万余人起义,中路军在平泉外围解除伪 满军1个旅的武装,俘日伪军5000余人,东路军在苏军配合下攻占山海关,毙俘日伪军2000 余人。
冀热辽军区在冀东的部队攻入唐山等地,收降改编伪军5000余人。晋察冀军区部队在8 月以后的发反攻中,共歼灭日伪军7万余人。
2.晋绥军区部队
晋绥军区于8月11日集中主力分南北两线向太原、归绥(今呼和浩特)及同蒲路北段、平绥路两段之敌伪进攻。在北线,第九、第二十七团18日攻入归绥,包围日伪军1300多人:第 二独立旅于19日攻克清水县城,歼灭伪军1000余人。
在南线,独立第一旅、第三五八旅与第 八军分区会合,于9月18日攻克文水县城,毙伪县长以下150余入,俘伪保安副司令以下官兵 600余人。
9月15日,第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团攻占柳林镇,全歼伪军300余人.9月9日,第三五八旅第八团攻克离石县城,毙伤伪军团长以下 300余人,俘伪少将城防司令以下官兵1100 余人,一些伪军纷纷缴械投降。
晋绥军区在8月至9月的大反攻中,共毙伤日伪军16000余人, 俘日伪军5100余人。
3.晋冀鲁豫边区部队
晋冀鲁豫边区部队于8月13日展开大反攻。太行军区以第七、第八军分区8个主力团组成的道清支队于8月16日攻克博爱县城,歼灭伪河南保安第一师第八十三团800余入,8月底, 相继攻克武陟、温县,歼灭伪军千余人,9月8日,围攻焦作,全歼伪兴亚巡抚军及矿井队1500 余人。
西进部队于8月22日攻入沁县,于良庄附近伏击伪军,俘其团长以下500余人。第一、 第五、第六等军分区部队连克临城、内丘两县,歼伪军700余人;接着又攻占慈县等地,歼伪 军两个旅3000余人。
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部队于8月13日攻占运城盐池,全歼伪军4个中队, 接着于16日攻克夏县,歼日伪军300余人,17日攻克平陆县城等地,迫使伪军700余人投降。
晋冀鲁豫军区组成中、南、北三路大军向日伪进攻。中路军8月20日攻克延津县城,全歼日伪军1500余人,21日攻克阳武、封丘两县城,歼灭伪军2000余人。
第三纵队攻克长垣、曹 县,歼灭伪军5000余人。第二纵队攻克新镇、道口(今滑县),汤阴等地,歼灭伪军3900余人。 第一纵队连续在新乡东北、淇县东北歼灭伪军2400余人。
南路军8月26日攻克通许、杞县, 27日攻克民权县城,迫使伪军2000余人投降。北路军全歼景县伪军500余人。
冀南军区部队首先对运河以东之伪军展开进攻。8月31日,第四、第六、第七军分区等部队攻克临清,俘伪山东保安第三十二、第四旅旅长以下2000余人,接着向东横扫夏津、清平、高唐境内之伪军, 9月4日攻克夏津,歼伪军1600余人。
运河东作战结束后,军区主力西返平汉线,于9月4日攻克邯郸,俘伪冀鲁道伊以下官兵1700余人。第二、第四军分区等部队攻克邢台,全歼附近各县聚集该城的伪保安团队3000余人。
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在8月至9月的大反攻中,共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
4.山东军区部队
山东军区于8月11日部署了大反攻,组成五路火军向日伪展开了全线反攻。以鲁中军区部 队组成的第一路大军,向济南及胶济路西段等地展开攻击,歼日伪军一部,俘伪军5000余人。
以滨海军区部队组成的第二路大军,向陇海铁路东段及胶济铁路东段发起进攻。北线部队于8 月19日攻克胶县,俘伪军2000余人,迫使伪军700余人投降;9月6日攻克诸城,俘伪军2100 余人。9月11日发起临沂战役,歼伪军2000余人。
以胶东军区部队等组成的第三路大军,向胶济路东段、青岛外围等地展开进攻。9月8日、10日发起平度战役,毙伤俘各县集中在这里的伪军6000余人。
以渤海军区部队等组成的第四路大军,向津浦铁路济南至沧县段及胶济路西 段展开进攻8月份连克寿光、临邑等地,毙俘日伪军4800余人。9月上旬,又连续攻克邹平、 青城等地,10日将伪军4个师4000余人大部围歼于惠民东南的陈家集地区。
17日攻克无棣县城,歼灭伪武定道皇协军司令以下6000余人,24日攻克黄骅县城,歼灭伪军一部,26日攻克商河县城,歼灭附近各县聚集到这里的伪保安队4500余人。不久又发起平(原)禹(城)战役, 毙伤俘伪军近万人。
以鲁南军区部队等组成的第五路大军,向徐州东北外围及津浦铁路徐州段 等地展开攻击,歼灭伪军1500余人。山东军区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大反攻,共歼灭日伪军6万余人。
5.新四军部队
8月11日,新四军向华中各地日伪军发起最后通牒,随后向日伪军展开了全面反攻。苏浙军区主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克东坝、定埠等地,歼灭伪军两个团。
苏中军区部队23日收复宝应县城,俘伪军2000余入;9月1日攻占兴化县城,全歼伪军第二十二师师长以下5000余 人;接着攻克东台、靖江、海门等地100余处,歼灭伪暂编第十九师师长以下、独立第十九旅 旅长以下9000余人。
然后挥师北上,发起盐城战役,全歼伪第四军两个整师,俘伪军长以下l 万余人,接着发起高邮战役,歼伪军第四师师长以下400余人,并在扬泰公路及泰州外围攻克 市镇16处,歼灭伪军4000余人。
淮南军区部队从8月14日起连克定远、来安、天长等县城, 同时攻克津浦、淮南两铁路沿线据点多处,歼灭伪军1000余人,并争取南京外围伪警卫第三师 3000余人全部起义。
苏北军区部队于8与18日、21日连克沭阳、涟水县城,歼灭伪军600余人,接着发起两淮战役,全歼伪军第二十八师8300余人;9月22日攻克淮安,全歼伪军4000 余人。
淮北军区部队连续收复宿迁、泗县等地,歼灭伪军支队司令以下4000余人,争取伪第十八师4000余人全部投诚。
鄂豫皖湘赣军区以主力第十三旅沿平汉路东侧南下,攻克魏家店、花园等据点,迫使伪军第十二师一部投降。
各军分区部队也向伪军展开全面攻击,在确山、黄陂、 天门等地歼灭日伪军3500多人。皖江军区部队攻克无为等地,歼灭日伪军一部。河南军区部队攻克密县、登封等地,歼灭伪军一部。新四军各部队在大反攻中,共歼灭日伪军7万余人。
6.华南抗日武装
东江纵队向广九铁路、东江两岸及沿海地区日伪军发起进攻。8月13日攻入北珊、太平, 歼灭伪军一部;17日收复宝安县城,攻克常平等据点,歼灭伪军第三十师一部。中路纵队以主 力部队挺进恩(平)开(平)平原,对次向日伪军发起攻击,歼灭日伪军一部。
由上可知,抗日根据地武装给伪军以沉重的打击,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肃奸工作做出了巨大 的历史贡献。
03 投向国府的伪军结局
抗战胜利前夕,百万伪军,对国民党是极大的诱惑。尽管对于是否收编伪军,国民党最高军事机关内部曾有所争执。
如蒋介石召集高级军事将领讨论该问题时,何应钦、白崇禧与陈诚发生过激烈争论, 何、白认为,“我们既要伪军坚守阵地防拒共军,又要解散他们,这怎么行得通,势必激成变乱”; 陈诚则认为,“如把伪军编成正式部队,不仅妨碍国军的整编,而且混淆了国军的血液,千万不能办。”
但鉴于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态度,国民党断不会纯粹为了军队血液的净洁而舍弃可以立即派上用场的百万火军,因此,蒋介石最终采纳了何、白的意见。
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令沦陷区伪军“维持治安”、“趁机赎罪”。1945年8月24日, 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拟定了处理伪军办法,经蒋介石批准执行。其主要内容是:
“1.如各地投诚 伪军已由军委会委派新职者,暂由各战区指挥;2.各地伪军曾由我策反人员接洽投诚或现在接 洽尚未经军委会委派者,由各战区先行准其投诚,以待日后处理编遣:3.凡各地伪军抗不投诚者,由各战区分别切实剿办;4.在中央未颁布伪军处理办法前,暂依本办法实施”等。
随即, 陆军总司令部和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等机关颁发了一系列具体指令,要求各地受降长官,开展伪军登记、调查和收编工作。 这样,伪军大部分被收编为国民党军队,数量极为巨大。
根据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统计,到 1946年4月,经各战区收编的伪军,共有293个单位,77.9万余人,其中广州行营4273人, 武汉行营36617人,徐州绥署214288人,郑州绥署98715人。北平行营414619人,第二战区 10654人。其中32.6万余人编组成39个补充团和133个保安团,其余则用来“拨补国军”。
国民党为了舆论,更为了将伪军与国军相区分,改编后的伪军被赋予了一个新名词:“自新军”。伪军虽然成功洗白,但“自新军”的头衔还是被人歧视,还有随时被国军消灭的风险。很多新编的伪军都在成立不久后被强行解散,部队主管有背景的移居香港和海外,其余则被纷纷逮捕和审判。
以驻扎许昌的新25军为例,军长李雨霖与所属师长明德前脚刚把新牌子挂出来,后脚就被进驻的别动军逮捕活埋,所属部队则被第55军包围缴械,就地遣散。
出现如此情况,使那些依然存在的自新军们如若针毡,自知朝不保夕,纷纷寻找新出路。“此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国军既然不要我们,那就去投奔延安革军政部的命去!”。
新编第3路军成了最先付诸行动的部队,该路军所属新18师、新55师、新56师先后在河南永城、夏邑、淮阳等地宣布起义。紧接着,新编第2路军所属新编第1军在江苏盐城宣布起义。
在这一阶段,“自新军”的起义,还属于军、师一级,国民政府军政部的头头们甚至认为正好借此机会将伪军全部解决。但是当新编第6路军全军近3万人在山东台儿庄宣布起义被中国共产党改编为“中国民主同盟军”后,军政部再也坐不住了。
为安抚剩余的伪军,陈诚决定在一定限度缩小“自新军”规模的情况下,将各个“山头”予以保留。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削弱了“自新军”的兵力,又完成了安抚和整编工作,使剩余的“自新军”能够继续为国军卖命,与中共军队作战。
1946年2月,军政部对伪军的第二次整编正式开始。这次整编,计编成6个纵队(各纵队辖2到3个总队不等)、14个独立总队和4个独立团,整编后的剩余兵力计23.8996万人(其中关内15.2670万人)。
国民党对伪军收编的具体情况是:
伪第一方面军兼苏州绥靖公署。先由军统局收编为“先遣军”和江苏行动总队,由任援道任先遣军总司令和江苏行动总队总指挥,后来该部大部分并编进国民党第七十一军,任援道则 充任汤恩伯总部高参。
伪第二方面军兼苏北绥靖公署。1944年,苏北行营改组为苏北绥靖公署,李长江调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实际上被架空,剥夺了军权,由项致庄任该公署主任,项到苏北后即整编李长江部,将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3师合编为第十二军,该年底项致庄率第十二军移驻浙江。
孙良诚由河南调防苏北,组成伪第二方面军兼苏北绥靖公署。日本投降后,该部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改编为“先遣军”第二路军,孙良诚任总指挥。9至12月间,新四军连续发起两淮、盐 城、高邮战役等,基本上将其主力歼灭。余部由国民党军李品仙部收编,后改编为徐州绥靖公署暂编第五纵队,孙良诚任总司令。
伪第三方面军兼蚌埠绥靖公署。蚌埠绥靖公署主任初由伪安徽省长罗君强兼任,原在山东的第三方面军吴化文部移驻安徽,组成伪第三方面军兼蚌埠绥靖公署。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 事委员会将该部改编为“先遣军”第五路军,吴化文任总指挥。
1945年11月初,该部总部及第一、六师主力全部被八路军歼灭,并被俘虏3000余人。余部改编为徐州绥靖公署山东保安第二纵队,仍由吴化文任总指挥。
伪第四方面军。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改编为“先遣军”第三路军,张岚峰任总指挥。后由国民党郑州绥靖公署改编为暂编第四纵队,张岚峰任司令。1947年7月,其总部及直属部队在解放战争中为人民解放军全歼。
伪第五方面军兼开封绥靖公署。日本投降后,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改编为“先遣军”第一路军,庞炳勋任总指挥。后并编于国民党第十一战区第四十军马法五部。
伪第六方面军。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改编为“先遣军”第四路军,孙殿英任总指挥。后由国民党郑州绥靖公署改编为暂编第三纵队,孙殿英任司令。
伪徐州绥靖公署。由伪淮南省长郝鹏举兼任公署主任。1945年10月,该部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授予“先遣军”第六军番号,郝任总指挥。同年12月,该部义被改编为新编第一纵队。 后由徐州绥靖公署收编。
1946年1月,该部在华东解放军政治争取和军事压力下,由郝鹏举率领在徐州附近举行起义,改编为华中民主联军。1947年初,国民党大举向山东根据地进攻时, 该部于1月27日反水叛变,被改编为国民党第四十二集团军。2月6日被华东解放军彻底歼灭于山东临沂地区。
伪武汉绥靖公署。1944年,叶蓬调任湖北省长兼武汉绥靖公署主任,统辖湖北地区各伪军部队。该部与邻接的国民党防区建立了秘密联系。
日本投降后,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改编为“先遣军”第七路军,叶蓬任总指挥,伪第十四军军长邹平凡被委任为武汉守备军总指挥。不久, 第十四军主力李宝莲师等各部被国民党第六战区孙蔚如部所并编。
伪杭州绥靖公署。1944年项致庄率伪第十二军至杭州,并任浙江省长兼杭州绥靖公署主任。 项因差错去职后,周佛海调张恒接任第十二军军长兼绥靖公署参谋长,由丁默屯任浙江省长兼杭州绥靖公署主任。
张恒暗中接受了国民党第三方面军汤恩伯颁发的“苏浙皖第三挺进军”番 号。日军投降后,丁默邮由军事委员会委为浙江地区军事专员。伪第十二军成为“上海行动总队”属下,接替日军负责杭州治安。后该部由国民党第三战区改编为两个纵队.1945年11月, 划归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指挥。
伪广州绥靖公署。1945年6月,该部第二十、三十、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师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秘密照原番号加委,仍由陈孝强、黄克明、朱全、李少庭、彭济华任师长,同时, 任命招桂章任广东要港司令,郭卫民任广州市公安局长,郑光薰任广州军事特派员公署中将顾问,黄启华任特派员公署少将参议等。
日本投降后,先由军统局代表陈策命令已接受命令的招桂章、郑光薰、郭卫民等迅急成立警备司令部,负责广州市治安,命令各部伪军尽可能集中广州。
2天后,又由重庆当局发表任命张发奎为广州行营主任,负责广州受降事宜;任命招桂章 为先遣军总司令,全部广州地区原伪军陆海军均归其节制。先遣军与军统勾结劫收汉奸财产, 激起各方公愤。
张发奎到任后立即将招桂章、郭卫民、许廷杰3人予以逮捕,郑光薰、黄启华 闻讯逃往香港。
后国民党第二方面军将伪第二十师陈孝强部改编为“东莞先遣军”再改编为暂 编第一支队,将东江李剑勤部改编为“东江先遣军”再改编为第二支队;将南(海)番(禺) 顺(德)地区辛镜堂部改编为“第七战区先遣军”再改编为暂编第三支队;将第四十三师彭济 华部改编为“中心区先遣军”再改编为暂编第四支队:将第三十三师改编为“广九先遣军”再 改编为暂编第五支队;另委任李辅群任军事委员会驻粤特派员公署第一路突击队总指挥等。
伪中央警卫军。1945年8月13日,该部第三师3000余人在六仓、句容反正,进入新四军罗炳辉部防区。该部第一师和警卫旅并编入国民党第五十一师,第二师并编入国民党第五十六 师。
伪财政部税警总团和上海市保安队。1945年8月,军事委员会任命周佛海为上海行动总指挥,维护沪杭治安。8月20日,该部成立司令部,罗君强、熊剑东、刘明夏为副司令,徐肇明为参谋长,下编8个纵队、10个江防队及青(浦)昆(山)、杭州、宁绍3个地区指挥部。
在国民党中央军政大员到达上海后,周佛海被迫辞去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偕同丁默邨、罗君强等飞往重庆自行投案。原税警总团副团长熊剑东投靠军统局,所部并入交通警察总队参加反共 内战,后被新四军在苏北泰兴黄桥歼灭。
伪华北绥靖军。1945年8月15日,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改编为华北先遣军总司令部,由门致中任中将总司令,负责维持地方治安,等候国民党军队接收。
11月初,改称陆军暂编第九路军总指挥部,并将所属伪军各师一律改编为暂编师,归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孙连仲指挥,司令仍为门致中,下辖2个纵队4个总队,投入反人民的内战。
1946年6月,暂编第九路军奉命解散,门致中移居香港,所部并入国民党军队,继续进行反共内战。1949年1月,该部除在内战中为人民军队消灭者外,均随傅作义将军起义。
据统计,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将伪军改编为“自新军”的共有238996人,将保安团及游杂部队整编拨补779116人,共收编伪军及游杂部队1018112人。
随后的事实证明,国民党利用汉奸力量并非为了保护人民,维持地方治安,而是将其作为阻止共产党军队接收沦陷区的一枚棋子。国民党收编汉奸武装,更是明确地为了对付中共军队,打内战。
尾 记
伪军的命运转折,像一面镜子,照出两个政党的不同结局:
国民党用官帽和委任状收编的,是一群没有灵魂的乌合之众。这些人在战场上反复背叛,最终成了内战的炮灰,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跟着国民党,不过是换了个主子当奴才。
共产党当用热粥和真心感化的,是一颗颗洗心革面、弃恶从善的心。当伪军士兵第一次被称作“同志”,第一次有了做人的尊严,他们才真正明白:跟着共产党,不是当炮灰,而是当主人。
历史不会忘记:在解放战争的战役里,有战士为保护老百姓挡住国民党的子弹;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有战士抱着炸药包炸敌堡,临终前喊“这回咱是为中国人死的”。这些曾经的“汉奸”,最终用鲜血洗去耻辱,在人民军队里找到了尊严。
枪响之后,没有永远的汉奸,只有永远的人心。当一个政党把枪口对准大众,收编的不过是暂时的工具;当一个政党把人心当作武器,得到的,是永远的铜墙铁壁。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