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姜文新片隐喻炸了:跪着学西方?不如干翻他们!

发布时间:2025-07-20 17:16:02

  刷到郎朗本人在首映礼上的发言,挺有意思。

  “我和我爸我妈,我们是饺子皮。

  但是馅呢,姜叔您把您的很多故事都放进去了。”

  郎朗肯定是懂姜文的,愣是没提一句醋的事。这也从侧面看出了郎朗的懂事,我们都不提,但是人人都知道。

  整个电影就是披着纪录片皮《郎朗的故事》的红色电影。

  那边管他叫莫扎,

  我们这边叫莫扎特,

  多了一个特字,

  而在《你行你上》中,管他什么名字,弹就是的。

  就是暂时不管“莫扎”、“莫扎特”的争议,先上手弹,以实用主义为主,搁置争议,

  这绝非一部简单的音乐传记,而是一曲以黑白琴键为战鼓、中国百年革命史诗的狂想曲。

  葛优,在片中饰演了郎朗的一任老师,留着一头爱因斯坦发型,姜文可能实在怕观众联系不上,直接在他家挂了个爱因斯坦画像晃来摇去,还让葛优学爱因斯坦吐舌头。 他代表的就是……,带郎朗拿到了“两个大奖,一个世界冠军。” 他后面和朗朗父子闹掰,也是在拿这说事:“没有我,行吗?” 这两个大奖和一个世界冠军,毫无疑问是指两弹一星。

  葛优之前的老师,是何赛飞饰演的欧亚。 这名字就差写她姓苏名联了吧? 她有很多学生,一个个都成了才,结果反过来整了老师,被搞出了PTSD。 所以她担心朗朗脱离自己的掌控,担心郎朗变得比自己更强大。

  “沈老师走了,欧亚老师倒了,但我们的指法不能停!”欧亚是谁呢?隐喻欧洲和亚洲横跨的某个国家。

  郎国任的怒吼,是革命者在历史转折关头的宣言。沈老师代表的短暂技术援助,如昙花一现;欧亚老师(苏联化身)的“打砸抢”式训斥与最终决裂,是霸权主义对独立自主道路的天然恐惧。当郎朗在考场上奏响凯歌,而病榻上的欧亚老师颤抖着打出最高分——这岂非历史对苏联最辛辣的讽刺?它曾塑造我们,却终被我们超越,其晕倒正是旧霸权崩塌的隐喻。

  “我才是总设计师!你们都是陪衬!”郎国任对诸葛伯乐(西方资本代理人)的宣言。这也是借电影人物之口说一些实话,让我想起了有些人,比如越南的阮XX,明明是从胡志明手上接来的越南,并且向西方阵营做出了巨大让步,却逢人就说自己搞了革新开放,功劳比胡志明还大,云云。还说什么胡志明的路线是错误的,这种人贪功劳比较多。

  当诸葛伯乐痛斥郎国任“破坏规则”,郎父那句“美国欠全世界钱怎么不坐牢?”更是撕开了新殖民主义伪善的面纱,是对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的彻底否定。

  钢琴是西方的,乐章是西方的,规则是西方的——但胜利,终将是我们的!郎国任与郎朗这对“钢铁父子”,他们不信“后人的智慧”,只争朝夕;他们不惧“专业”的傲慢,以“打砸抢”的土办法闯出新路;他们不屑“天花板”的规训,以“干他”的实践哲学刺破苍穹!

  同时呢,于和伟扮演的老崔其实隐喻了另一个角色,就是崔健。这点就不能深入讨论了,为什么一个红色音乐家最后会瘸了一只脚呢?这其实是值得思考的。

  说到这份上了,不会还有人以为《你行!你上!》是讲单纯讲郎朗了吧? 如果有人问郎朗:“这电影拍的是你吗?” 他大概会回答:“那时候我还很瘦。”

  在看预告片的时候就在想,看完之后发现,谁规定一个电影只能同时讲一个故事呢?郎朗就是姜文为了这碟醋,包饺子用的饺子皮啊!而醋在哪里?在每一个无产者的心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