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进化遗传与环境适应团队近期在高黎贡地区发现了4种蝙蝠新物种。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为全球蝙蝠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目前,我国已知的蝙蝠种类总数已更新至167种。
据介绍,研究团队在对云南省怒江州、保山市和德宏州境内的高黎贡片区进行多次蝙蝠多样性考察中,发现了4种未曾记录的蝙蝠物种,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证实采集到的样本为蝙蝠新物种,分别鉴定为圆耳菊头蝠、金毛伏翼、毛脚管鼻蝠和短脚管鼻蝠。此次发现,将高黎贡地区记录到的蝙蝠物种总数增加到51种,表明该地区的蝙蝠多样性可能被低估。这一发现也再次凸显了高黎贡地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蝙蝠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控制昆虫数量、传播花粉和种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物种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更全面地了解蝙蝠的演化历程、生态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发现的蝙蝠新物种与现有的文献资料,编制出我国最新的蝙蝠名录,包括8科38属167种。这些发现和相关数据,将为进一步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奠定基础。
高黎贡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中缅边境,是“喜马拉雅山脉”“印缅地区”和“中国西南山地”三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地带。这里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但也面临较高的受威胁程度。研究团队建议加强对该地区的保护力度,尤其是在制定保护措施时,充分考虑物种对栖息地的季节性需求,以及时间动态性和空间异质性,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完整性。
(图片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