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重视领导人也就是接班人的问题,重视领导人执行什么路线的问题,把它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问题联系起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起来,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是一个历史规律。
许多人不赞成把路线问题和阶级斗争联系起来,不赞成在思想、政治领域里强调阶级斗争,他们死抠着阶级只有和私有制关系联系起来才有意义。这是一种片面地、形式地看问题的方法。
社会领域里的现象是复杂的,从来不是一刀切的。阶级斗争也是如此。阶级现象最终当然是和经济关系、所有制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不然就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了。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具体到每一个党,就要具体分析。联系可能是曲折的、复杂的。尤其在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社会里,就更复杂一点。毛泽东说,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事实是这样。路线、理论、政治,都反映着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什么出身不是衡量他的阶级地位的标准,他的言论、他的行动,才是衡量他的阶级地位的标准。
马列主义导师从来就是这样分析机会主义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的,从来就是把思想、理论、路线的分歧,放到特定的阶级斗争中去考察。这类指示,太多了,这种例子,也太多了,尽人皆知,不必重复。
毛泽东运用阶级观点去考察修正主义路线领导人的阶级属性,也是不以他们的共产党员,甚至高级领导的身份为判断标准,而是以他们的言行,尤其是执行的路线为标准,这是符合马列的一贯立场和方法的,是符合实际的。
自由主义者(如那位自视甚高、但对马列理论一窍不通的李锐先生)在他们的著作中,一再批评毛泽东从思想上、政治上划阶级,这一方面不是毛泽东的原意,因为划分阶级和判断个人或政党的阶级属性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他们看不到阶级斗争。他们到底是秀才,多少有点才气,但缺少深刻,吃不透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说过,现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党都不信马列了。实际上,首先是一百多个党的领袖不信马列了。不是有意不信,是不懂,不可能懂,是他们的阶级立场局限了他们,他们的世界观局限了他们,他们恐怕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有水平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怎样才能夺取政权,怎样才能巩固政权、建设好社会主义社会,都不甚了了。其中东欧党的好多领导人是苏联扶起来的天子,一切唯苏联的意见是从,自己没有脑袋,大概苏联也不允许。从中苏论战那段时间各党的表现和写的文章来看,包括苏联老大哥,他们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即是教条的,又是修正的,远在我们之下。
谈到苏联东欧党在理论上的局限和修正主义错误,有一点也要顺便说一句,就是某两个人谈话时,把中苏论战作为一笔糊涂账去处理,现在,许多人也跟着这么看、这么说,这是不对的。
就论战所涉及的大是大非而言,我们念的是马列主义真经,而苏共及其卫星党只是重弹修正主义老调。在暴力革命这一点上,就当时而言,坚持马列主义的观点是正确的。近几十年,整个世界出现了新情况,要有新的理论认识去说明、去概括,战略、策略,要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一般说来,暴力革命在当前的发达国家至少是不现实的。但是,这却不等于从理论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主要应该通过议会道路取得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历史事实是,至今也还没有发生这样的成功的例子,倒是有失败的血的教训。这是必须十分小心的,必须有两手准备。
至于在当时论战的其它理论问题上,我们党的认识上的局限就更小了,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更和他们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有人抹杀我们和苏共论战的理论意义,不过因为,他们的修正主义观点是一致的,同病相怜而已。
其实,这场论战的是非,现在已经不需要辩论,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历史已经检验过了,我们这边没垮,他们垮了。历史给双方的是非打了分。
全世界这么多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竟然大都走偏方向,可见,这个残酷的事实,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请想一想,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领导人还少吗?
远的不说,赫鲁晓夫等等这些人,都是老革命。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也都是共产党培养的,逐步提拔的。如果只是从动机上解释问题,肯定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我丝毫也不怀疑,人家从十六岁参加革命,经历了那么多大风大浪,为党、为人民作出了那么多贡献,他会有意搞资本主义,搞修正主义,有意把中国的事情引向斜路?这是不可能的。但他又确确实实地搞了修正主义,把事情引向了邪路。恰如恩格斯所说,真诚的机会主义更糟糕。……
这是一个让人十分苦恼而又无可奈何的非常实际的问题。把握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观点怎么这么难,以致这么多领袖人物都滑到了修正主义的泥潭?这不仅使人要问:这种修正主义代表人物不断产生的历史现象该如何解释?它为什么和社会主义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相关?为什么和社会主义失败的可能性、蜕变的可能性相关?等等,等等,都不容易回答。如果尊重事实,就不能不承认,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不是一个十分清楚、十分简单的问题。看似清楚,并不清楚;看似简单,并不简单。这是只有经过非常认真地研究才能回答的问题。这里既有实践的问题,也有理论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要从理论上回答这些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