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路交通领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取得突破,在一类工业固废规模化应用、典型二类固废无害化处理及环境风险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交通运输部2日公布关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下称“交科院”)“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验收意见。验收意见称,“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试点任务内容全部完成,达到试点预期目标。
交通运输部表示,通过试点任务实施,在固废路用性能及内在机理研究、固废工程应用效果与环境影响评价、固废工程应用标准体系构建、固废道路利用全周期碳排量核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固废道路工程资源化利用及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试点成果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推广价值,对推动固体废弃物在交通行业高值化、规模化利用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2021年8月,交通运输部同意交科院开展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试点。明确通过1~2年时间,完成工业废渣、尾矿渣、工程废弃渣等固体废弃物理化特性、力学路用性能、工程利用机理研究,形成固废行业和应用指导分类等研究成果。
通过3~5年时间,固废关键技术研究实现突破,在固废处置方面研究形成技术体系,在固废评价方面形成关键指标和示范准则,在固废工程方面形成系列应用成果和建养工艺工法。
据交科院试点任务完成情况介绍,从30余种固体废弃物中选取年产量和堆存量大、处置难度高、产量增长快的12种适合道路工程应用的典型固废,结合道路不同结构层位的应用要求,开展固化/稳定剂等材料配合比试验,测试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能,根据测试结果调整和优化材料配合比。建立了大宗固废道路建设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有效控制了固废应用的环境风险。
试点实施以来,交科院在全国17个省区市铺筑共102公里的示范路段,累计利用各类固废493万吨,减少筑路材料购置支出5亿元,节约占地15.4万平方米,降低道路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碳排放6.1万吨,推动实现道路固废资源化利用“原材料选配—无害化处置—工程性能提升—施工质量控制”全链条闭环。
国家鼓励工业固废在交通建设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摄影/章轲
磷石膏利用方面,交科院首创“动态计量—水分调控—速率优化”三位一体控制技术,突破≥98%大掺量磷石膏路基填筑工艺瓶颈,建立磷石膏路用性能数据库,在交通运输行业首次资源化利用磷石膏30万吨;电解锰渣利用方面,突破锰、氨氮长效固化技术,建成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中试生产线,铺筑了国内首例电解锰渣路面基层资源化利用的实体工程。
交科院还研发了胶凝工业废渣处理盐渍软土路基、固废基泡沫轻质土处治冻土路基、锂辉石尾矿渣改良红黏土路基等特殊岩土处治技术,结合当地固废材料,在西北、华北、东部及华南等不同气候区域成功应用。依托内蒙古自治区G305线赤峰段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项目,研发再生沥青混合料大掺量厂拌常温再生一体化技术,解决沥青混合料超长距离运输温度损失及规模化再生难题。
此外,试点单位还建立固废道路利用碳核算模型,开展典型固废碳排放强度分析,开展尾矿、粉煤灰、钢渣、磷石膏等典型固废材料道路工程利用的全周期碳排放量核算,获取同种固废材料不同用途的碳排放强度。
《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工业固废在交通建设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第一财经记者从江西省、山西省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固废道路利用近年来在地方层面也得到推广,收到成效。
江西省是锂矿大省,碳酸锂年产量高达1000万吨,占全国的60%以上,随着碳酸锂用量增多,锂渣的科学处理逐渐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江西省交通运输厅介绍,2024年5月,江西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研制并发布了地方标准《公路路基工程利用锂渣技术规范(试行)》,应用工程累计降低建设成本超300万元,节省废渣处置及环保税费超千万元,降低工程碳排放量480吨。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介绍,山西昔阳至榆次高速公路在路基开挖及隧道掘进过程产生大量砂岩弃渣,在路面基层中累计资源化利用道路弃渣红砂岩20多万吨,节约石灰石20多万吨,大幅减少了弃渣堆存占地面积,使用红砂岩自加工碎石累计节约成本900多万元。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