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编者按: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巳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法国的封建专制和天主教神学,已经有所削弱。但是仍然处于统治地位。他们对法国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家进行着疯狂的迫害。18世纪初,法国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斗争还只是由少数进步学者零星地、各行其是地进行;到了五十年代以后,已经是一批在一定程度上组织起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了。他们有自己的印刷和发行机构,有公认的领袖,有共同的思想信念,并且在第三等级(资产阶级、手工业工人和广大农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这就是当时的“百科全书派”。为《百科全书》写稿的人,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职业、出身和社会地位也不尽相同,但他们一致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并且多数是唯物论哲学家。比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人。它的首脑和组织者是狄德罗,作为《百科全书》主编,他以“百科全书派”为中心,团结、组织了一批资产阶级进步学者。他们通过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建立了公开的唯物论和战斗的无神论,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代表早期无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空想共产主义。
伏尔泰(生于公元1694年)是18世纪上半叶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首领,出身于一个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是法国资产阶级的上层代表。由于攻击法国的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的反动势力,伏尔泰曾遭毒打,有两次被流放,还有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狱,后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伏尔泰是反对宗教迷信的热情斗士。他认为,宗教迷信最违背人的健全理性,是社会上一切灾祸的根源,只有摆脱了宗教迷信,把什么教皇、主教、神甫.....这些败类消灭掉,才有可能根据理性原则来改造社会。但是伏尔泰又并不否认上帝的存在,并且企图用自然神论的观点,证明上帝是什么“自然的立法者”。同时他特别重视利用宗教麻痹和欺骗劳动人民。在他看来,没有上帝就不能赏善罚恶,不能保护私有财产,一切道德就要遭到破坏,社会就要动乱。为了“约束平民”,为了“保证秩序”,“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他一再号召人们“少愚蠢些,多诚实些”,但是他却要利用宗教愚弄人民,欺骗人民,这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性。
伏尔泰指责笛卡儿“不研究自然,却要推测自然。”并且讽刺说,笛卡儿设想有两个实体存在,一个会消化食物,一个会思考,在没有丧失理智的人看来,是可笑的。那么灵魂或思考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伏尔泰指出,自然界给头脑以思维能力,正如给树木以生长能力一样;我们用头脑思考,正如我们用腿走路一样。因此,意识是物质的一种能力。不存在独立的、不依于物质的精神实体。观念也不是天赋的,“任何一个人只要忠实地考量一下他理解时的全部经过,就会峯不费力地承认他的各种感官为他提供了他的一切观念。” 伏尔泰还针对贝克莱、休谟主观唯物主义谬论,指出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来自感觉,感觉是客观存在的外界事物引起来的。 否认了客观对象,也就否认了事实。例如,真的火能烧伤我们的手,火的观念,梦中的火,却烧不伤我们的手。一块石头掉在我肩上打了我的肩,绝不能说这块石头是观念。以此说明感觉是外界事物作用于我们感官的结果,而“我们最初的观念乃是我们的感觉”。
处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伏尔泰敢于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城内向封建特权和宗教神学展开斗争。这种斗争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但是,伏尔泰的思想处处都打着法国上层资产阶级的烙印。例如,他把剥削制度、等级制看作是天然合理的、永世不变的,并且企图利用欺骗手段来麻痹劳动人民。另一个法国大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孟德斯鸠(生于公元1689年),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者,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法学理论的奠基人。对法国1789 年革命、美国的独立革命,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政治上,他批判了法国路易十四的君主专制,主张法国应该效法英国的君主立宪。他反对封建制,也反对封建制的精神支柱宗教,指出宗教是封建专制的统治工具,宗教要求人们幻想来世,只能给社会带来恶果。但是,孟德斯鸠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也不从根本上反对宗教,只是站在自然神论的立场上,“要使宗教教义,符合于社会福利的目的”,即当时资产阶级福利之目的。孟德斯是资产阶级社会学中“地理”学派的创始人,他断定一切民族的道德面貌、政体、法律,是由气候、土壤、土地面积的大小以及经济、宗教决定的。他举出,热带地方的民族,缺乏精力与勇气,往往变为奴隶;寒带地方的民族,坚忍耐劳,容易保持独立;幅员广大,产生专制小国寡民,导向民主。 所以,政治、法律的好坏是相对的。照他看来,地理环境并不直接决定社会政治、法律制度,而是首先决定了人的生理、心理、习性、气质,从而产生民族精神,构成人的理性。立法是依据民族精神,即人的理性的。这就是说,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理性,人的理性又决定政治、法律制度。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反封建、反宗教特权的进步意义的。因为它是为资产阶级“理性决定一切”的观点辩护的,是企图说明一些民族实行共和制是自然的、理所当然的。这就直接反对了封建时代“君权神授”的国家理论。但是,这种理论是根本错误的,是纯粹唯心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的发展变化,主要的由社会内部矛盾引起的,外部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是极其微小的。毛主席指出:“许多国家在差不多一样的地理和气候的条件下,它们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非常之大。同一个国家吧,在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的情形下,社会的变化却是很大的。”到了帝国主义时代,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就利用这种“地理环境决定论”为帝国主义的种族主义、对外侵略辩护,走向了完全的反动。
孟德斯鸠还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他主张,议会行使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权,法院专管司法权,使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独立,彼此限制,相互制约,维持平衡,以避免独裁专制。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企图利用议会,控制尚掌握在封建君主手里的行政权力,为发展资本主义服务的。它是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对君权的一种限制,是资产阶级同封建王室和贵族争夺统治权力的一种斗争方式,也是资产阶级抵制广大群众掌握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三权分立的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初期革命家的行动纲领,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要求的主要内容。但是,三权分立的民主权利,一开始就仅仅限于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只不过是一个骗人的幌子。到了帝国主义时代,三权分立的学说已经是纯粹反动的了。
卢梭(生于公元1712年)则是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家,他不仅表达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的理想,也表达了“第三等级”中小私有者的利益和要求。卢梭出生在瑞土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但他一生大部分的时间在法国活动。十三岁当了学徒,随后当过家庭仆役、卖艺人、音乐教师和乐谱抄写员,饱尝辛苦,备遭侮辱,因而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有所了解。他同法国唯物主义者,如狄德罗等人有过频繁的交往,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他最的代表作有1762年发表的《民约论》(亦译《社会契约论》)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民约论》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它宣称人是生而平等的,自由是人的天性;国家只是人们所订立的社会契约;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自由平等,如果国家不能保证人们的自由平等,人们就有理由推翻统治者,实现自己自由、平等的权利。因此,处在革命时代的各国资产阶级曾经把卢梭的《民约论》当作福音, 即当作资产阶级革命的“圣经”。
卢梭把私有财产看作是人类进步的产物,而不是天赋权利,是骗子非法掠夺的结果,是万恶之源,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说明卢梭已经猜测到了社会生活是以生产的发展为转移的。同时,他看到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是知识和技术发展引起的,这是一个进步,又是一个退步。因为,原始的荒地变成了良田沃野,贫困和奴役也伴随着庄稼滋长起来了,“平等消失了,私有制出现了,劳动变成强迫的了”。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卢梭把不平等的产生看做一种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是对抗性的,它同时又是一种退步。”“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社会的发展,“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矛盾的过程”。因此,恩格斯说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是一篇辩证法的杰作。
不过,卢梭是以历史唯心主义和主观猜想为基础的。他虽然承认社会的进步是由生产的发展引起的,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的不平等过程存在着内在的矛盾;然而,他又把私有制的产生归结为:“这是我的”等突发奇想。同时把原始社会理想化,而且他并不要求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这些都反映了他的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卢梭歌颂了人类的自然状态,但认为要倒转历史车轮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推翻封建统治,因为它不合乎“人性”,践踏了人的“自然权利”,是违反真正的“社会契约”的。“社会契约”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时髦理论,它离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历史去解释国家起源,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卢梭也不例外。不过,卢梭认为,人们只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才去订立社会契约的;契约订立的双方不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而是个人与团体的关系,订立契约是为了保护个人的生命和财产,自由和平等。因此,国家或领袖如果破坏了契约,即不能保护个人的平等、自由,人民就有权推翻它。假使它以暴力维持自己的统治,人民也有权使用暴力。“暴力支持它;暴力也推翻它。一切事物都是这样按照自然的顺序进行着”。正因为这样,法国资产阶级在大革命时期把卢梭奉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产物,它的民主性和革命性是十分鲜明的。但是,“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卢梭的哲学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虽然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它本来是虚伪的、带有欺骗性的。它所鼓吹的自由、平等、人权等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的理想,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劳动群众是根本无权享受的。但它却标榜为是为了全人类的。在卢梭的时代,资产阶级用“自由”、“平等”作旗帜,矛头是指向封建势力的;现代资产阶级和一切新、老修正主义所谓的“自由”、“平等”或者是什么其它口号,却是赤裸裸的无耻欺骗,其锋芒是针对劳苦大众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