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福”从何来?——对修正主义者“福”某人庸俗发展观的彻底清算

发布时间:2025-08-14 18:16:52

在思想的战场上,每一次交锋,都是一次阶级立场的检验。昨日,当笔者发表了题为《“为谁发展”才是硬道理——从马列毛主义立场批判“唯生产力论”的反动本质》的文章后,一位网名为“福”的网友,便立刻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充满了“优越感”的姿态,发表了一段极具代表性的、堪称当代修正主义思想“标本”的评论。

这位“福”先生(或女士)教训道:

这段话,虽然不长,但却如同一个五毒俱全的麻雀,精准地、完整地,展现了当代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派,在为资本主义复辟路线进行辩护时,所惯用的全部思想武器和逻辑骗术。它包含了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政治上的唯生产力论、历史上的虚无主义、以及对革命者个人的人身攻击。

他自以为是的“优越感”,究竟从何而来?无非是来自于他所身处的、那个由资本所主导的、充满了剥削和不公的“新时代”所赋予他的、一种虚幻的、建立在劳动人民苦难之上的“强者”错觉。他对我扣上“无脑文科生”的帽子,恰恰暴露了他自身理论的贫乏和内心的怯懦,因为当一个人理屈词穷时,除了谩骂和攻击,他便再也拿不出任何像样的武器了。

而他那句“没有生产力和科技保证,早被美帝收割了”的断言,更是引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质问,一个足以让他和他所代表的那整个思想流派,都哑口无言的质问:“毛主席时代被美帝收割过吗?”

本文,就是要以这位“福”先生的谬论为靶子,运用马克思、列宁、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科学理论,对其进行一次系统的、深刻的、毫不留情的“打脸”和反驳。我们所要“打”的,绝不是一个匿名的网友,而是他背后所站立的、那一整套背叛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腐朽、反动、祸国殃民的修正主义思想体系!

一、哲学的诡辩:用“相对真理”否定革命的“绝对真理”

这位“福”先生的批判,是从哲学层面开始的。他抛出了一个看似高深、实则早已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得体无完肤的陈词滥调:“只有相对真理,没有绝对真理。” 这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的、为一切背叛行为提供哲学借口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一) 驳“只有相对真理,没有绝对真理”的虚无主义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早已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最科学、最辩证的回答。他深刻地指出,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所谓“绝对真理”,指的是,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个人、阶级、或时代的、客观的、正确的内容。例如,“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都是颠扑不破的绝对真理。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就必然会滑向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不可知论和历史虚无主义。

而所谓“相对真理”,指的是,人类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历史阶段,对这个客观的、绝对的真理的认识,都必然是局部的、有条件的、近似的。因为,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类的实践也是无限发展的。我们今天所掌握的任何一个科学真理,在未来,都必然会被更深刻、更全面的新真理所深化和发展。

因此,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既反对那种将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当作是“终极真理”的、僵化的教条主义;也坚决地反对,那种以“真理是发展的”为借口,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取消主义的相对主义。而这位“福”先生,恰恰是打着反对“教条主义”的旗号,来贩卖取消主义的私货。他的潜台词是:既然没有“绝对真理”,那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就不是什么必须坚持的“绝对真理”了,我们当然可以,根据“发展进步”的需要,用“越南革新开放思想”这样“更能解放生产力”的“新思想”,来取而代之。这是一种何等阴险的、釜底抽薪式的哲学诡辩!

(二) 阶级斗争——贯穿阶级社会的绝对真理

那么,在人类的阶级社会中,究竟存不存在一条可以被称为“绝对真理”的、贯穿始终的红线呢?当然存在!这条红线,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宣告的:“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只要阶级还存在,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还存在,那么,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斗争,就是这个社会最根本、最主要、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是一条绝对的、不容置疑的真理。

而“福”先生们所信奉的“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等修正主义理论,其核心的、也是最反动的要害,恰恰就是用“阶级合作”的幻想,来取代“阶级斗争”的现实;用“全民党”的谎言,来模糊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他们之所以要鼓吹“没有绝对真理”,其最直接的政治目的,就是要否定“阶级斗争”这一条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也是最令他们这些新生资产阶级及其辩护士们,所恐惧的绝对真理。

(三) “思想发展”的阶级性:是向无产阶级发展,还是向资产阶级“发展”?

“福”先生宣称,“思想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但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必须立刻追问一个问题:这种“发展进步”,是朝着哪个阶级方向的“发展进步”?

思想的发展,从来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必然地,要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和诉求。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到“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发展”,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发展”呢?

前者,是旗帜鲜明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消灭私有制、埋葬一切剥削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唯一目标的、彻底革命的理论。而后者,则通过其核心论点,即允许和欢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本家加入共产党,从根本上,抹杀了党和剥削阶级之间的界限,为资本家阶级,和平地、合法地,篡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导权,提供了理论上的“通行证”。

因此,这种所谓的“发展”,绝不是什么向着更高、更科学阶段的“进步”,而恰恰是一种从坚定的、革命的无产阶级立场,向着动摇的、妥协的、最终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立场的一种可耻的蜕化和倒退!这是一种背叛,而不是一种发展!

二、历史的审判:“革新开放”究竟解放了谁的“生产力”?

在进行了哲学上的诡辩之后,“福”先生紧接着,便抛出了他最核心的、也是他那套庸俗生产力论的全部论据,那就是:“历史证明,越南革新开放思想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那么,我们就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来审判一下,这所谓的“历史证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货色。

(一) “革新开放”的理论实质:从“先锋队”到“全民党”的蜕变

“革新开放”思想,其最核心、也最具有“创新性”的一点,就在于它对越南共产党的阶级性质,进行了一次根本性的、颠覆性的重新定义。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有觉悟的、先进的部队,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即“无产阶级先锋队”。它的先进性,体现在它能够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领导人民群众,去进行最彻底的革命斗争。

然而,“革新开放”思想,却通过将党的代表性,模糊地定义为“代表越南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越南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越南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巧妙地,将党的阶级属性,给彻底地抽空了。

在他们的解释中,那些掌握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拥有最庞大的资本和最“现代”的管理经验的资本家们,恰恰就成了“先进生产力”的当然代表。因此,将他们,吸收到党内来,就成了“与时俱进”的、理所当然的事情。

就这样,一个原本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以消灭资产阶级为历史使命的革命政党,通过这样一种理论上的偷梁换柱,就“合法地”,演变为了一个包含了工人、农民、官僚、知识分子、乃至资本家的、无所不包的“全民党”。这,与当年赫鲁晓夫,在苏联所鼓吹的“全民党”理论,除了在措辞上,稍有不同之外,其修正主义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

(二) “生产力”的解放——谁的解放?谁的枷锁?

那么,在这样一条路线的指引下,越南的“生产力”,是否真的得到了“解放和发展”呢?是的,但是,我们必须立刻追问一个根本的问题:这究竟是哪个阶级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又是哪个阶级的生产力,被重新地戴上了枷锁?

毫无疑问,对于那个在革新开放中,新生的、越南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来说,他们的“生产力”,确实是得到了空前的、爆炸性的“解放”。他们被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和工人民主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他们获得了可以任意地、合法地,去剥削廉价劳动力、侵吞国有资产、并与国际资本相勾结,来追逐超额利润的、神圣的“自由”。

然而,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越南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来说,这几十年,恰恰是他们的生产力,被重新地、系统地,套上枷锁的过程。他们,作为最重要的、最根本的生产力——即“活的劳动”,其主人翁的地位,被彻底地剥夺了。

数以万计的国企工人,被以“减员增效”的名义,赶出了他们曾经当家作主的工厂,沦为“下岗工人”;数以万计的农民,在集体经济解体后,涌入城市,成为了在“血汗工厂”里,被任意剥削和压榨的、毫无权利保障的“农民工”。对于他们来说,这几十年的“发展”,不是什么“解放”,而是一场深刻的、痛苦的“再被奴役”的过程!

(三) 所谓“历史证明”:一个被颠倒的因果关系

“福”先生言之凿凿地宣称,“历史证明”了其路线的优越性。然而,这恰恰是一个被他和他所代表的那个阶级,所刻意颠倒了的因果关系。

正如我们在前文《第五个馒头的功劳?》中所详细论述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高速的增长,其最根本的、最坚实的物质基础,恰恰是毛泽东时代,我们英雄的父辈们,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为我们所建立起来的。

是毛主席时代,所建立的、独立自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后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是毛主席时代,所修建的、遍布全国的八万多座水库,为农业的稳产高产,提供了命脉保障; 

是毛主席时代,所普及的基础教育和扫盲运动,为我们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才是后来一切“经济奇迹”的、最根本的“人口红利”!

“福”先生们,恰恰是站在毛主席和那一代人,所打下的坚实地基之上,盖起了他们的第二层楼。他们不仅不感恩第一层楼的建造者,反而反过身来,轻蔑地宣称,是他们自己的“设计图”(即“革新开放”),才使得这座大厦,能够如此“辉煌”。这是一种何等无耻的、对历史功绩的公然窃取!

三、“挨打”的恐惧:对毛泽东时代“独立自主”精神的无耻背叛

为了论证其“发展是硬道理”的合理性,这位“福”先生,还抛出了一个极具煽动性、也极具欺骗性的、似乎是“爱国主义”的论据,那就是:“贫穷和落后只会挨打!”他的潜台词是,毛泽东时代,是“贫穷落后”的,因而,是时刻处于“挨打”的危险之中的;而只有他们所推行的、不择手段的“发展”,才使得今天的中国,强大了起来,才免于“被美帝收割”。这,是对历史的、最无知、最无耻的歪曲!

(一) “贫穷和落后只会挨打!”——谁的逻辑?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从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中,总结出来的沉痛教训,其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我们必须深刻地分析,这句话,在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路线那里,其所导向的结论,是截然相反的。

在毛泽东同志那里,这句话,所导向的结论,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他认为,我们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我们长期被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所压迫和束缚。因此,要想不挨打,我们就必须首先,在政治上、军事上,彻底地站起来,敢于同一切内外敌人,进行最坚决的斗争,从而为我们自己的发展,赢得一个独立自主的环境。

而在“福”先生这样的修正主义者那里,这句话,所导向的结论,恰恰是相反的。他们认为,既然我们“落后”,那么,我们就没有资格,去同强大的帝国主义,进行正面的斗强。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韬光养晦”,就是“融入”由帝国主义所主导的“全球化”体系,就是去充当他们的“合作伙伴”,甚至不惜去当他们的“打工仔”,以便能够从他们那里,分得一些技术和资本的“残羹冷炙”。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国家利益”为幌子的、投降主义的买办逻辑。

(二) 历史的质问:“一穷二白”的毛泽东时代,被“收割”过吗?

现在,让我们来正面地、响亮地,回答那个最根本的历史质问:那个在“福”先生们眼中,“贫穷落后”的、“一穷二白”的毛泽东时代,究竟有没有“挨打”?有没有被“美帝收割”?

历史的事实,是最好的、也是最响亮的耳光!

是在那个时代,我们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战场上,硬是凭着“一把炒面一把雪”,将武装到牙齿的、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了三八线,迫使它第一次,在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是在那个时代,面对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轮番的、赤裸裸的核讹诈和核威胁,毛主席,以其“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雄伟气魄,领导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研制出了我们自己的“两弹一星”,彻底地,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是在那个时代,面对着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陈兵百万于我国北疆的嚣张气焰,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在珍宝岛,毅然地,进行了自卫反击,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请问“福”先生,这,叫“挨打”吗?这,叫被“收割”吗?

历史雄辩地证明:一个国家,是否会“挨打”,其决定性的因素,绝不在于它的GDP数字有多高,而在于,它是否有一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在于它的人民,是否被组织和动员了起来,是否具有一种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毛泽东時代的中国虽然物质上贫穷,但在精神上,却是世界上最富足、最强大的国家!

(三) 两种不同的“不挨打”:是“敢于斗争”,还是“融入体系”?

毛主席的“不挨打”之道,是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这一系列革命原则之上的。

而修正主义者们的“不挨打”之道,则是建立在“韬光养晦、不出头、闷声发大财”,并最终,深度地,融入到由美帝国主义所主导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去充当其“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一套投降主义的哲学之上的。

前者,是主动的、革命的、真正独立自主的“不挨打”;而后者,则是一种被动的、依附性的、看人脸色的、随时可能因为触动了主子利益,而被重新“收割”的、虚假的“不挨打”。前者,是用斗争,赢得了和平与尊严;而后者,则是用暂时的、局部的利益,去换取一种随时可能被剥夺的、屈辱的“和平”。

四、“生产关系”的诡辩:用“所有制改革”偷换“阶级关系”

面对我们对其“唯生产力论”的批判,“福”先生还摆出了一副受了委屈的、防御性的姿态说:“谁说不重视生产关系啦?” 

这一反问,恰恰暴露了,他对“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核心概念的、极其肤浅、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理解。

(一) “谁说不重视生产关系啦?”——此“关系”非彼“关系”

是的,修正主义者们,也常常把“改革生产关系”挂在嘴边。但是,他们所说的“生产关系”,究竟是什么?

在他们的语境中,所谓的“生产关系”,被完全地、彻底地,简化为了一个纯粹的、法律上的、技术性的“所有制形式”问题。他们所热衷于讨论的,是“公有制”、“私有制”、“混合所有制”的“比例”问题;是如何通过“股份制改造”,来建立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

他们恰恰是抽空了“生产关系”这个概念的、最核心的、革命的灵魂。

(二)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核心是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地位

那么,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生产关系”,其最根本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它绝不仅仅是关于“产权归属”的法律条文。它最核心的、最本质的内涵,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它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不是“一张营业执照上,写的是谁的名字”,而是:

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究竟是谁,在进行指挥和管理?又是谁,在被动地服从命令?

究竟是谁,占有着生产的果实?又是谁,仅仅得到了一份勉强维持生存的工资?

究竟是谁,是生产的主人?又是谁,是生产的奴隶?一句话,生产关系的核心,是阶级关系!

(三) 从“同志”到“老板”:一场深刻的生产关系大倒退

现在,我们再用这个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一下那几十年的所谓“改革”。它,究竟是不是一场“不重视生产关系”的改革?

不,它恰恰是,一场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最剧烈、最深刻、也最反动的“大变革”!

这场“变革”,彻底地,将毛泽东时代,那种以“鞍钢宪法”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同志式的、平等的生产关系,重新地,倒退回了资本主义的、充满了剥削和压迫的、老板与打工仔之间的、赤裸裸的雇佣劳动关系!

在这场“变革”中,工人,失去了参加企业管理的权力;干部,则重新变成了高高在上的、拥有“开除你”的权力的管理者;而企业的全部利润,则不再归于全体劳动者,而被新的、私人的老板,所独占。

这,才是这场“改革”中,所发生的、最真实、最深刻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是一种历史性的、可耻的大倒退!“福”先生以其对生产关系概念的无知,来为这场大倒退进行辩护,实在是既可悲,又可笑。

五、“无脑文科生”的最后回答:谁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最后,对于“福”先生,赠予笔者的那顶“无脑文科生”的帽子,我们不仅欣然领受,并且,要以此为出发点,对他和他所代表的那整个庸俗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进行最后的、也是最根本的清算。

(一) 庸俗唯物论 vs. 辩证唯物论

“福”先生的整个思想体系,其哲学基础,是一种典型的、庸俗的唯物主义,即我们所反复批判的“唯生产力论”。

在他的眼中,世界,是由一些冰冷的、没有阶级属性的“物质”所构成的。所谓的“历史”,不过是“生产力”、“科技”、“GDP”等一系列数字的、线性的增长过程。他只看得到物,而看不到物背后的人;只看得到生产,而看不到生产背后,活生生的、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的阶级关系。

而我们,这些被他所鄙视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恰恰是站在了比他要深刻、要科学得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我们当然也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是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与阶级斗争的实践,是与上层建筑的革命,紧密地、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着矛盾、斗争和飞跃的、活生生的、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完整的历史。

(二) 谁在真正地捍卫“生产力”?

“福”先生们,常常以“生产力的解放者”自居。然而,他们所解放的,仅仅是“资本”这一种特殊的、异化的生产力。

他们所推行的那套“发展”模式,以其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对其创造性的压抑、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毁灭性破坏,从长远和根本的意义上说,恰恰是对最重要的、最根本的生产力——即有组织的、有觉悟的、有主人翁精神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最大摧残和束缚!

而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核心,恰恰是要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来彻底地,解放和发展“人”这一最根本的生产力。当劳动者,真正地,成为生产和社会的主人时,他们所能爆发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最不可战胜的力量。

(三) 一个响亮的回答:我们,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者!

因此,我们现在可以给“福”先生,一个响亮的、最后的回答。

是的,我们是“文科生”,因为我们所研究的,是关乎人类社会、历史和命运的、最深刻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正是这门科学,赋予了我们一副“火眼金睛”,使我们能够轻易地,看穿你们那些被冰冷的GDP数字和虚伪的“普世价值”所层层包裹起来的、资产阶级的、反人民的真实面目。

你们,那些所谓的“理科精英”和“经济学专家”,虽然满口都是“数据”、“模型”和“生产力”,但由于你们完全丧失了阶级分析这一最根本的科学方法,你们的“唯物主义”,早已蜕化为一种只看物、不见人的、最肤浅、最庸俗、也最终是为唯心史观服务的“拜物教”。

究竟谁“无脑”,历史,终将会做出最公正的裁决。

结论

现在,我们可以对与这位“福”先生的这场论战,做一个总结了。

他所提出的,关于“相对真理”的哲学诡辩,关于“革新开放更能解放生产力”的历史谎言,关于“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的投降主义逻辑,以及关于“生产关系”的无知辩护,都已经被我们,从马列毛主义的立场上,一一地,进行了彻底的驳斥。

这场辩论,再一次,深刻地证明了,在今天越南,两条路线、两种世界观的斗争,是何等的尖锐和不可调和。一方,是坚持“阶级斗争为纲”,并响亮地提出“为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派;另一方,则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发展是硬道理”),并最终,必然导向资本主义全面复辟的、现代修正主义派。

“福”先生和他所代表的那一类人,其言论中所透露出的那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其根源,不在于他们掌握了什么更高级的真理,而仅仅在于,他们所依附的那个新生资产阶级,在当前的这个历史阶段,暂时地,占据了统治的地位。他们是得势者的、沾沾自喜的、也是毫无思想深度的理论辩护士。

然而,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他们所吹捧的那个“发展”模式,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正在一天天地、日益地激化和暴露出来。他们对人民群众的剥削越是深重,他们所制造的阶级对立,就越是尖锐。他们今天那副高高在上的、“打你脸”的得意嘴脸,在未来,必将被革命人民群众,用阶级斗争的、更响亮、也更真实的历史“耳光”,所彻底地、干净地,打得粉碎!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