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双江:技能培训激活就业引擎 为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14 16:07:37

  原标题:双江:技能培训激活就业引擎 为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技能是立身之本,培训是赋能之基。近年来,双江县紧扣群众就业增收与地方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以“技能临沧”行动为引领,精准对接高原特色农业、制造业等产业布局,创新开展民族服装制作、云南特色小吃烹饪、茶业电商直播等多元化培训项目。通过“培训赋能”的持续发力,当地就业创业的内生动力被有效激活,为群众搭建起了技能提升与收入增长的“快车道”。

  在县职教中心的实训教室里,培训教师正耐心地指导学员缝制民族服装,“就是压到这个袖口线上1分的位置,也就是0.1到0.2厘米的位置,要这样压线,不要打到这个缝里面去……”这场充满生活气息的培训,以针线为媒,让文化传承变得具体可感,让就业增收不再遥不可及。当指尖的技艺转化为看得见的订单,当民族的图腾变成能换钱的手艺,双重希望便在每一针每一线中慢慢成形。

  双江民潮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的黄显翠表示:“现在我们开展民族文化服饰培训,一方面是希望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以‘以培代招’的项目来做这个培训。当地有很多全职的宝妈和刚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希望他们能多一门技艺,实现居家就业或增加一份收入。”这种“以培代招”的模式很有特色,学员学成后无需到企业坐班,在家搭建小型工坊就能承接企业订单,完成制作后由企业统一回收,真正实现了“居家就业”的灵活就业形态。

  学员张珊说:“我一直很喜欢民族服饰,趁着这次机会参加了培训。老师教我们打板、裁缝、裁剪等,都格外细心,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以后在家带孩子,不用出去上班,自己也能有一份额外的收入。”

  双江县是云南重要的茶叶产区,2025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34.41万亩,涉及13万茶农,茶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为此,电商主播暨高级评茶师培训应运而生,吸引了茶商、村干部、返乡大学生等参加。这也是双江县围绕产业布局开展“百日行动”技能培训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一批懂茶叶、会直播、善营销的专业人才,推动双江茶叶通过电商直播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学员段焱喬称:“这次培训对我们这些年轻的茶行业从业者帮助很大。平时看书对很多知识点的理解相对模糊、不清晰、印象不深刻,但通过老师的讲解,理解就更加具体、形象、有趣。比如一些品茶的专业术语,像醇正、醇和、醇平,我以前不太能分清怎么运用,经老师讲解后,就能运用得更清晰准确。还有徐老师分享的鉴别老茶的小技巧,20年以上的老茶梗上会有空心,这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电商直播中非常实用。”

  依托沪滇劳务协作机制,双江县精心策划了云南特色小吃培训,采用“理论 实操”的教学模式,精准对接学员需求。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蜂蜜蛋糕、破酥包、小锅米线、卤鸡、烤鸭等多款云南特色美食。学员们学到的不仅是做菜的步骤,更是制作这些小吃的独门技艺与精髓手法,在掌握实用技能的同时,也拓宽了就业渠道。

  学员罗双妹说:“我们掌握了很多云南特色小吃的技术和手法,这次培训学了蜂蜜蛋糕、破酥包、小锅米线、卤鸡还有烤鸭等。我觉得最难的是烤鸭,工序最多,学起来也最繁琐,最讲究技术。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卤鸡焯水后要快速过一遍冰水,这样卤出来的鸡肉才更紧致、不破皮。非常感谢老师教学时讲得很细,也很有耐心,让我们学会了许多平时不会做的小吃。”

  这场专为脱贫户、监测户等重点群体开设的技能培训,既是沪滇两地深化劳务协作的生动实践,更是为双江群众量身打造的“技能加油站”。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成桂表示,沪滇劳务协作开展以来,两地持续在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方面深化合作。此次特色小吃培训,既传承了地方美食文化,又提升了群众的就业技能。下一步将继续结合群众需求,推出更多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让沪滇劳务协作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近年来,双江县始终将各类培训锚定“就业导向”,让广大群众手握技能。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培训提升技能,在就业创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2025年1至6月,双江县已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5090人,内容涵盖制造业专项技能、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能等。

  李成桂还表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工作要求,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以推进“技能云南”行动为抓手,围绕实际技能需求和劳动者就业真实意愿,分行业、分领域制定专项培训计划,“量体裁衣”式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同时统筹用好用活各类资金资源,加强培训机构监督管理,规范培训内容,强化质量评估,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确保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规模大、质量高、成效好,促进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乐业,为双江县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记者 张海妹)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