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具身智能领域四大成果发布——“天工”大脑更强大 从能跑变好用

发布时间:2025-08-10 07:11:36

原标题:具身智能领域四大成果发布——“天工”大脑更强大 从能跑变好用

8月9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迎来首个观众日,大批观众来到“机器人主题乐园”,感受科幻照进现实。图为加速进化公司的机器人在进行足球比赛。 北京日报记者 和冠欣摄

诞生在北京的人形机器人“天工”已经配上了更强大的“大脑”,助力其从“能跑”变“好用”。昨天(9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具身智能技术与应用论坛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具身智能领域的四大成果,这四大成果助力“天工”更聪明,推动人形机器人从“能跑”向“好用”迭代升级。

今年4月,“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跑完21.0975公里,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从“能跑”到“好用”,四项成果缺一不可:“具身世界模型体系”打通认知与预判能力,“跨本体VLA模型”实现跨本体、多场景、多技能的通用性,“全身控制自主导航系统”解决移动与操作协同的执行瓶颈,“千台机器人真实场景数据采集计划”为持续进化提供规模化数据“燃料”。

大会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展区里,“天工”已经显露出“好用”的一面,一条融合四大场景的任务链上,是由中枢任务智能体全面调度的多台机器人,每台长得都不一样。但大家同时开启电力检修、流水线分拣、零件质检、物品封装,在完美配合下完成了多场景任务。

虽然这条任务链与实际工厂相比还有差距,但对机器人来说则迈出了协作的一大步,实现不同的机器人在无人工干预下的跨场景无缝协作与任务接力。这也打破了传统工业自动化“一机一岗、固定工序”的刚性壁垒,从过去的“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演进。

这得益于“跨本体VLA模型”。“要让机器人在多本体与多场景中灵活适配,它是关键支撑。”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了这一模型。相关负责人透露,该模型积累了超百万量级的数据,有效利用各类机器人操作数据和海量互联网视频数据,实现机器人跨本体的通用操作知识积累、特定场景的多任务快速学习。

另一项成果——“全身控制自主导航系统”,则让机器人既能走稳、更能干活。据悉,该系统由自主导航系统和全身控制系统组成:前者具备点对点导航、动态障碍感知和自主避障能力,后者则支持机器人在移动和站立状态下灵活进行上身动作控制。这样一来,就能保障人形机器人操作任务时可以稳定高效执行,助力人形机器人迈向真正的生产应用。

为了让核心能力持续进化,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还推出“千台机器人真实场景数据采集计划”。这是业内首个千台级规模的真实场景数据采集计划,通过搭建远程遥操作中心,让千台机器人走出实验室,深入工厂车间、物流仓储、酒店商超等真实工业场景,在执行实际作业任务的同时,持续采集交互数据。“与实验室场景不同,真实场景的环境变化、人为扰动、突发状况等因素,为具身智能模型提供了更加丰富、真实的训练素材。”相关负责人说。(曹政)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