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1日 ,"布衣”爱国将军冯玉祥遇难殉国。
一.名将生涯: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出生于直隶(今河北)沧州。因家境贫寒, 12岁就从军为填饱肚子,成为父子兵扛枪打仗。因身材魁梧,嗓门大,有文化,自律性强,很快成为哨长,一路飙升。
1910年,27岁,冯被任命为陆军第20镇(师)第80标第三营管带(营长)。
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发动领导滦州起义,失败后被革职法办。滦州起义虽然失败,但大大动摇了清军军心,大长了革命军民的士气,对于推翻清廷统治起了积极的作用。
1913年,30岁任京卫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不久晋升旅长,始成自己的基本队伍。
1914年7月,冯玉祥任陆军第7师第14旅旅长,率部在河南、陕西一带参加镇压白朗农民反袁世凯暴政起义军。9月任陆军第16混成旅旅长。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响应孙中山的号召,以直系第三军总司令之职发动北京政变,将不劳而获的废帝逐出紫禁城。
改所部为国民军,被推任为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宣言拥护孙中山,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
1926年3月赴苏联考察,8月归国。9月,国民军宣布集体加入国民党。与南方国民政府遥相呼应。
1927年参与蒋介石、汪精卫反共反革命活动。
1929年初举兵反蒋,发动蒋冯战争与中原大战。蒋介石大获全胜。
二.爱好读书:
冯玉祥十一岁因家境贫寒失学,只得住在父亲的营盘里自修功课,他生平读书十分用功。他当士兵时,一有空就读书,有时竟彻夜不眠。晚上读书,为了不影响他人睡觉,就找来个大木箱,开个口子,把头伸进去,借微弱的灯光看书。冯玉祥担任旅长时,驻军湖南常德,规定每日早晨读英语2小时。学习时,关上大门,门外悬一块牌子,上面写"冯玉祥死了",拒绝外人进入。学习完毕,门上字牌则换成"冯玉祥活了"。
冯玉祥不甘贫贱,爱读书,自学成才,能诗歌善书法,著作《我的生活1-2卷》,《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大胆揭发蒋介石、四大家族、国民政府独裁统治、卖国求荣、贪污腐败的丑恶的历史。
三.反蒋抗日:
“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的不抵抗政策。
1933年5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建民众抗日同盟军。蒋介石勾结日军共同围剿抗日同盟军,被打败。杰出的抗日武装领导人、共产党员吉鸿昌被蒋介石枪杀。
1936年,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淞沪会战,使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四.民主战士:
1945年,抗战胜利后继续采取与中共合作的立场,反蒋独裁内战政策,并与李济深等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46年出国考察水利,两年间遍访欧美。
1947年,在美国组建中国和平民主联盟,被推为主席。
1948年,他发表了《对被开除党籍的声明》,正式宣布"同国民党内民主派的同志们一起,为推翻蒋介石的独裁制度,在中国实现和平与民主而奋斗"。
五.遇难殉国:
1948年8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22日因所乘苏联“胜利”号轮在黑海被蒋介石派去的特务点火而遇难殉国。爱女冯晓达同父亲一起遇难。
为了防范国民党特务暗害,冯玉祥预立遗嘱,表示"要敢说,要敢作,要为人民受难,要为人民死”。
1949年9月,在冯玉祥遇难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北平隆重举行追悼会。毛主席东送了挽联,周恩来致悼词,高度评价了冯玉祥为实现民主的新中国所做的努力。
1953年,根据冯玉祥生前的愿望,毛主席亲自给冯玉祥选址,葬于山东泰山西麓。安葬仪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题写了挽联,郭沫若题墓壁"冯玉祥先生之墓";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悼念冯玉祥将军时称:忠贞爱国、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和历史功绩将永生在中国人民心中。
六.盖棺论定!
1.“布衣将军”:冯玉祥戎马一生,由普通士兵升至一级上将,所部从一个混成旅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数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在其50余年的军事生涯中,以治军严、善练兵著称。在作战指挥上强调知己知彼,速战速决,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借助夜暗和恶劣气候,运用侧后突袭战术,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人称"布衣将军"。
2.倒戈将军:冯玉祥一生九次倒戈,依次为:滦州起义倒满清;护国运动倒袁世凯;武穴停兵倒段祺瑞;北京政变倒吴佩孚;反奉战争倒张作霖;五原誓师倒北洋;国共分裂倒共产党;中原大战倒蒋介石;国共内战倒蒋介石。
九次倒戈八次为推动历史进步。倒共一次也有分寸。他没有屠杀共产党员,而是礼送出境,继续与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友好往来。
3.爱国将军:对冯玉祥的个人评价不一,有人称赞其为爱国将军,也有人斥其为彻头彻尾的军阀。参加辛亥革命,发动北京政变、反蒋制止内战,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其一直坚持着抗战的主张,并且为民族大义不再执着于个人得失,积极拥护国民政府,奔走于各种抗日活动,不失为一个爱国军人爱国将军。
4.民主战士: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共产党在悼念冯玉祥将军时称:"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
纵观其一生是不忘初心,一生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的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