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孩子被打,还要被贩卖第二次——评“沈阳霸凌直播售卖事件”

发布时间:2025-08-07 12:17:13

在这个越来越“现代化”的社会里,人的尊严被压成了流量的一个零头,孩子的血泪成了某些人眼中的“视频素材”,而法律、教育、制度、舆论、平台,这些本应站在孩子身前的堡垒,如今却齐刷刷地躲进了后台。

于是,一个17岁的女孩,在沈阳的地下通道里,被多名女生围堵殴打,还要被直播、被炫耀、被打包贱卖为6块6一段的视频货物。仿佛不是人,而是“商品”。

她被打了一次,又被这个世界卖了第二次。

事情开始于四月。

一个叫小彤(化名)的女孩,年仅17岁,在沈阳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读化妆班。某天,她在一名男生的社交账号下留了句评论。这不过是一条普通不过的网络留言,却招来了不普通的报复。

4月21日下午,沈阳市铁西区沈辽路万达广场的地下通道里,几个不同年龄的女生,像一群早就准备好的猎狗,把她围住,开始施暴。

拳脚落在她脸上、身上,辱骂声夹杂着笑声,有人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切,仿佛是在录制一场“娱乐表演”。

视频里,有掌掴,有揪发,有推搡,有威胁。没有人劝阻,没有人阻止,只有镜头冷漠地对准她,就像猎人欣赏被折磨的猎物一样。

事后,小彤的父亲报警。部分施暴者被“处理”,而年龄未满14岁的,则“依法免予处罚”——这六个字,仿佛成了他们之后更加肆无忌惮的尚方宝剑。

可怕吗?这已经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是一个更荒谬、更下流的开始。

几个月后,家属和同学发现,有人正在“售卖”这段霸凌视频,6块6一份。

我不知道这6块6是怎么定价的,是根据女孩流多少血计算?还是根据打人者的发力程度算费率?是按羞辱字数计价,还是被围观者数量提升“稀缺性”?在这群“商人”的眼里,小彤不是人,而是点击量,是商品,是赚钱的工具。

她曾被人围殴,现在她又要被围观、被出价、被浏览、被转发。

而更加令人发指的是:那些霸凌她的人,居然开了直播。

她们不是悔过,不是自省,不是沉默,而是——在直播间里,讲述打人的过程,分享“经验”,一边带货,一边扬言:“未满十四岁,不会被判刑。”

这不是嚣张,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挑衅法律、挑衅社会、挑衅教育制度、挑衅整个成年人世界——因为她们知道,这个世界并不会真的让她们付出代价。

而我们该问:这个世界,真的就没有一个人,愿意为小彤说一句话吗?

那些本该保护孩子的学校、教育局、共青团、心理援助热线,您在吗?

那些整日高喊“未成年人保护”的部门和机构,您在吗?

那些平台里每天审核着“小黄图”和“广告词”的内容团队,您在吗?

那些年年年初写工作总结时,说“全力打造平安校园”的各级管理者,您在吗?

哦,也许你们都在,只是没空,都在开会;或者都在说那句标准话术:“已依法处理”。

我想起鲁迅先生曾写:“救救孩子。”

而如今,我们的孩子不是淹死在江水里,而是淹死在流量池中;不是死于无知,而是死于被围观的耻辱。

那些打她的人,未满十四岁的,正在直播间笑着数钱;而被打的她,身心俱伤,还要忍受“视频六块六”的羞辱。

法律保护了“加害者的童年”,却碾碎了受害者的青春。

如果说南通的动物园,是一场良知的闪现;那么沈阳的地下通道与直播间,就是一块明晃晃的招牌——“法律漏洞欢迎投机者,未成年人请放心施暴!”

这个社会,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了吗?

在动物园里,孩子生病,企业掏出钱来,退卡留情;

而在城市里,孩子被打,施暴者开播炫耀,反成“网红”。

一个在捞许愿池,一个在卖羞辱视频。

谁更像人?谁更像“畜生”?

而最让我悲哀的是:

在评论区下方,有人居然留言说:

“她也是有问题吧,不然怎么会被打?”

“早恋?勾搭人家男生活该吧。”

“你不惹事,谁打你?”

你看看,舆论的刀子已经出鞘,下一次挥向的,恐怕不是恶霸,而是那个已经倒地不起的受害者。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孩子被打,还得在镜头下被“二次凌辱”;家长报警,还得接受“依法免罚”的现实;网络平台还在自动推荐“打人爆款短视频”,甚至赚取一笔“热度分成”。

我们是否真的病了?

而这病,是从我们的教育系统开始,从我们一代代对未成年人“放任式纵容”开始,从我们对霸凌事件的“息事宁人”开始,从我们对“看热闹”的沉默和围观开始。

我们失去了对孩子的保护机制,更可怕的是,我们正在培养一代又一代“无痛感的加害者”——她们可以打人,可以拍视频,可以开直播,可以带货,可以在镜头前笑着说“我没满十四岁”。

而那些满十四岁的成年人,却在一个个“流程”中失语、哑口、退让。

不是孩子坏了,是我们全体大人都懦弱了。

当你把打人的视频关掉,去点另一个搞笑短剧;当你说“这事我不想管”;当你把它当作吃饭时的谈资,当你把“正义”交给“别人”的时候,小彤,就被你亲手再打了一次。

我只希望,有人站出来,为这个女孩讨一个公道。

哪怕只有一个人,哪怕只有一句话,哪怕是一句:“我们不会允许你们拿法律当遮羞布。”

哪怕说出来的人,声音发抖、力量微弱,但那将是这个社会重新像个“人”的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