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谈谈“哲学终结”的纲领——马列毛主义者应当如何对待“哲学”?

发布时间:2025-08-06 15:17:11

书院哲学佶屈聱牙,不堪大用。随着人们群众的觉醒,人们群众会创造自己的哲学,理解自己的哲学。

所谓现代的哲学标榜着自己“更先进”“更合适”的标签,然套着一套有一套的术语,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然后又在政治上主张所谓“民主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不存在超越阶级的学说,为不为人民群众服务,是自明的。

应当如何对待“哲学”?这是一个基本的立场问题,反映了回答者在理论领域是资产阶级的卫道士,还是无产阶级的先头兵。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部分同志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还存在着模棱两可的认识,甚至于有着同情哲学的倾向,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根本就无法与其它哲学对话,而我们有必要向其它哲学取经(在这一方面,恩格斯,这个最直接地主张与一切哲学决裂,也是最全面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导师,受到了数不胜数的非议)。实际上,早在两百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经为无产者提出了一个无比明晰正确的纲领——消灭一切哲学。

为了理解这一纲领,我们必须大概地理解哲学。首先,哲学是一个历史范畴,这意味着它是有始有终的,当其产生的历史条件消灭时,哲学也就走向尽头了。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谈到:“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哲学的基本问题乃至于其整个体系,只是由非科学的愚昧观念组成的,是落后的生产力状况所导致的。而随着生产力日益发达,实证科学占据统治地位,愚昧的观念被完全消灭,哲学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了。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无可争辩地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提升到了科学的高度。伴随而来的,便是兴旺发展了几个世纪的自然哲学大厦的轰然倒塌。并且,随着大工业与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及至现在,哲学家们再也没有胆量谈论自然哲学。可见,哲学所赖以生存的历史条件,正是愚昧观念的存在,这门“爱智慧”的学科,却从头到脚都充斥着无知的、非科学的气息。

其次,哲学的性质受其产生根源、时代背景、经济属性所决定,是专门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十五世纪至十九世纪,所有哲学的发展与进步只是与中小市民阶级上升为大资产阶级这一过程相适应的思想表现。不论是“物自体”的不可知论,亦或者是“绝对观念”的可知论,除却愚昧无知的观念,都是为着资产阶级的阶级诉求与物质利益而诞生的(即便这之中的许多中间环节将哲学与经济基础的联系模糊化了),是为了赋予反封建与资本统治以合法性,适应着资产阶级的现实斗争需求。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其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资产阶级的利益表达便走向反动的一面,哲学自然也成为腐朽的反动意识形态,成为资产阶级镇压人民、维持统治的精神武器。可以说,时至今日,哲学就是专门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这门据说可以指引我们前进的学说,却根本上就是颠倒黑白的、模糊现实的意识形态陷阱。

但这个时候就有些人要跳出来向笔者发难了,“辩证唯物主义不也是一门哲学吗?难道它也是一门愚蠢的学说?还是说它是专门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反动意识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却又不是哲学。哲学之所以为哲学,是因为它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回应与探讨。毋庸置疑,辩证唯物主义对哲学的问题进行了直截了当的回复:物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是第二性的。从这个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然而,辩证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与处理绝不是为了创建一个哲学体系。不同于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并未进一步深入那些玄之又玄的、抽象的哲学词句与命题。相反地,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只是为了引导我们关注与研究实证科学,从客观事物当中发现联系,而不再是从头脑中幻想出联系,并将其强加于客观事物之上(这是哲学的基本特征)。

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将自然哲学彻底摧毁了,而哲学仍然盘踞在历史领域、思维领域。在那里仍然存在着各种愚昧的观念,为哲学提供了生存空间。而唯物史观的诞生,则使遍布迷雾的历史领域迎来了曙光。这一实证科学也成为了辩证法这一思维方式的唯物主义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由此诞生。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只不过是从事物之中发现一系列的辩证运动与规律,而不再是相反,它只是对人们实践活动和实践发展过程的本来描述,是一套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态。在真正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意识形态空话便必然走向终结。诸如“宇宙是无限的”、“物质无限可分”这类命题已经属于客观辩证法的研究领域,要通过实际的自然科学揭示它,而不再是从各种形而上学原理与教条中去推出(在马克思之前,就有哲学家提出过这些个命题,结果不是陷入荒谬的论说,就是最终导向唯心主义,即认为精神才是无限的。在马克思之后,某些人当然也可以抱着这些命题去讲些哲学上的怪论,可我们马列毛主义者清楚地明白这些个命题要从现实的实证科学中得出,它不是独立的原理与学说。宇宙到底怎样是无限的?物质为什么无限可分?我们是从客观事物当中揭示出来,而不是从头脑中构想出来)。自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之后,一切哲学都已经成为了不必要的东西,这也就是马克思从《1844年经济学手稿》转向《资本论》,从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原因。从这个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而不是哲学。

但是这时候,仍有一小部分人跳出来说:“马克思要消灭的哲学只是德国思辨哲学,而马克思之后的现代哲学是不需要消灭掉的。”我们要问,现代哲学之中包不包含着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它是否建立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之上?事实上,自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资产阶级一刻也没有放弃为哲学招魂。它们不断地污蔑或歪曲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抢夺自己在历史领域或思维领域的话语权,从而为哲学开辟生存空间。以西马为例,它们要么将辩证法从实证科学中剥离出来(辩证法就蕴含在实证科学之中,蕴含在客观世界之中),说要在哲学中好好研究辩证法的规律,然后才能“正确认识世界”;要么贬低《资本论》的历史地位,不优先研究政治经济学,坐而论道。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人便或有意或无意地篡改了马克思主义,向资产阶级俯首称臣。

话已至此,我们已经很明白了马列毛主义者对“哲学”应当持何种态度,在理论领域之中坚持何种纲领了。我们应当坚持消灭一切哲学,停止空洞无用的玄思,积极学习唯物史观,加强自身的实证科学素养。但是,不应当片面地理解“消灭一切哲学”的纲领,哲学的这种消灭不是口头上的,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彻底实践这一纲领要求我们:第一,政治立场上坚持马列毛主义方向;第二,思维形态上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这需要实证科学的支撑);第三,技术水平上精通各种哲学。这也就是说,为了消灭一切哲学,我们必须“学习”哲学,毛主席曾说:不懂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做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当然,就目前来说,我们并没有完全的条件来彻底执行这一纲领,只有当社会主义全面胜利之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培养的哲学工作者才能完成这一纲领。综合考虑当前情况,我们所能做的也是最需要做的便是将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优先级放在第一位,科学地认识具体真实的经济基础与阶级利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