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孙怀仁 | 社会主义积累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发布时间:2025-08-06 12:17:35

通过社会主义积累,归国家和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的物资不断增加,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财富不断增加。

在社会主义积累中,用于扩大生产、建立和增加生产后备的有:固定生产基金的积累,流动生产基金的积累,为物质生产过程中新增工作者而准备的消费品的积累,生产后备的积累。

这些为扩大生产而准备的社会主义积累,就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没有积累,就不能有补充的生产资料来增加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固定基金、流动基金和生产后备,就不能有补充的消费品来供应生产过程中新增的工作者。

积累基金中除文化生活基本建设基金外,绝大部分通过基本建设用于扩大生产,另一部分则通过流通基金和国民经济物质后备的增加而用于扩大生产。

社会主义生产扩大的过程,主要的就反映在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投资的不断扩大上(基本建设投资中,除一部分用于进行文化生活的基本建设外,大部分用于进行物质生产的基本建设)。譬如,苏联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建设投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510亿卢布;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是1,150亿卢布;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前三年是1,300亿卢布。依靠着这项基本建设投资建设与新开工的企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1,500个,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是4,500个,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三年半中是3,000个。1946—1951年,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建设投资约为5,000亿卢布,其中有3,200多亿卢布投资于工业。在这时期中,恢复、建设与开工的企业大约有7,000个大型的国营工业企业。在第五个五年计划年代,工业方面的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大约超过第四个五年计划年代投资额的一倍。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本建设投资,是决定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两个部类间的比例的重要手段。例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苏联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种种条件,把它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发展重工业和运输业。从1929年到1952年,国家投入重工业的资金为6,380亿卢布,投入运输业的资金为1,930亿卢布,投入轻工业的资金为720亿卢布,投入农业的资金为940亿卢布。在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为了急剧提高人民消费品的生产,就在轻工业、食品工业和农业方面投入了很多的资金。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固定生产基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物质基础,它的不断扩大,就是通过基本建设投资的不断增长来实现的 社会主义固定生产基金的扩大,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固定资本的扩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固定资本的扩大,必然要扩大剥削雇佣劳动的范围和提高剥削程度,必然要使对抗性的矛盾尖锐化,必然要增加相对的过剩人口,必然要使劳动大众更加贫困化,相反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固定生产基金的扩大,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节省与减轻社会主义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以及提高劳动人民的物质福利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条件。

除了固定生产基金之外,流动生产基金和国民经济的物质后备当然也都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物质基础,所以这两者的积累也很重要。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扩大再生产又是积累进一步增加的条件。积累的增加与生产的扩大,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论教导说:现代社会没有逐年增加的积累,便不能发展,而逐年增加的积累,又非有逐年扩大的再生产不可。”这就是说,有了积累,才能扩大再生产;而加速扩大再生产,就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造成更多的积累,这两者是辩证地发展的。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增加社会主义积累的重要方法之一。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社会的现实财富,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不断扩大的可能性,不是依存于剩余劳动的大小,而是依存于它的生产率和它所借以进行的丰度大小不等的各种生产条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竞赛广泛展开等,因而劳动生产率被迅速地提到了资本主义从未有过的高度。譬如,从1940年到1951年,苏联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同期增产总量的70%就是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得到的。第五个五年计划规定,工业总增产量的34左右要靠把劳动生产率提高50%来获得。在农业中,农产品总增产量的较大部分也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获得;由于单位面积产量增加,谷物总产量将大约增加90%,原棉增加50%,甜菜增加60%以上。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更充分地利用国民经济的生产基金,亦即更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料,也是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增加社会主义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资本主义剥削的性质,资本主义对抗性的矛盾,劳动大众的贫困化,以及市场的日益缩小,因而不仅资本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还存在着企业经常开工不足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是公有的,生产是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而进行的,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对抗性矛盾已被消除,因而国民经济的生产基金就能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利用、譬如,苏联第五个五年计划规定,依靠更好地利用现有炼铁炉,应获得生铁总增产量的30%;依靠更好地利用煤井,应获得煤炭总增产量的25%左右。

最后,在生产中节约物资消耗和减少废品等,也是保证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和增加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国民经济是要依靠内部积累的来源来实现的,而节约制度是创造内部积累和正确利用积累资金的最重要的条件。降低原材料、燃料、电力等的消耗定额,降低废品率,可以减少社会总产品中的物资消耗比重,从而相对地增加构成国民收入的社会产品,使积累也随着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