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预言家,却洞穿了历史的方向。
反叛者的一生:从特里尔到伦敦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在德国特里尔一个犹太律师家庭。
这位17岁的文科状元在毕业论文中写下一句惊人的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这成了他一生践行的誓言。
23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马克思,本可安稳任教,却因激进思想被普鲁士政府封杀。此后他辗转巴黎、布鲁塞尔,与恩格斯相遇,共同点燃了颠覆世界的思想火炬。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横空出世,“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呐喊响彻欧洲。
流亡伦敦的日子里,一家七口挤在索霍区的两间破屋,三个孩子相继夭折。但这位“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却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每天工作16个小时,用40年写成划时代的《资本论》。
在那里,他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安乐椅上长眠,葬于伦敦海格特公墓。墓碑上镌刻着他第十一条论纲:“哲学家们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穿越时空的思想炸弹
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解剖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产和精神生活过程”。
他发现了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他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穿了利润的真正来源;他的社会形态理论预言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尽管苏联解体宣告了某种实践的失败,但2008年金融危机时《资本论》销量暴涨300%,证明他仍是资本主义最锐利的批判者。
当996成为福报、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时,回望马克思的警告,我们仍会惊觉:这位大胡子思想家的手术刀,依然精准地解剖着当代社会的病灶。
以下文字摘录自卡尔·马克思。
0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不要空谈,行动起来才能改变现实)
02/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的本质是苦难现实的麻醉剂)
03/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原始积累的残酷真相被一句话揭穿)
04/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之条件。
(个体自由与集体解放的辩证统一)
05/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对资本主义颠覆传统的经典描述)
06/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社会变革往往伴随剧烈阵痛)
07/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法律和权利永远受制于物质基础)
08/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分配不公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占有)
09/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真正的批判精神永不停止质疑)
10/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行动远胜于空谈)
11/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达到300%时,甚至不惜冒绞首的危险。
(对资本逐利本性的极致刻画)
12/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才有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