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于空想的浪漫主义者及一些怀有狡猾企图的人试图把中世纪描绘成具有特殊伦理道德和真正崇拜妇女的生气蓬勃的时代,特别以12世纪至14世纪爱情歌人时代作陪衬,更是锦上添花。骑士风尚起初在西班牙的摩尔人中流行,骑士对爱的表达是当时高度尊敬妇女的证明。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想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骑士在居民中仅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因此骑士所追求的妇女也是少数人;第二,在骑士中间,仅仅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对爱作出刻骨铭心的表述;第三,表达爱情的真正性质已被严重误解或歪曲。正是在这个爱情之花盛开的时代,德国处于最黑暗的暴君统治时期。在这一时期,一切正常约束遭到破坏,骑士们无所顾忌地拦路抢劫、掠夺及纵火。这种暴力横行,洗劫一切的时代决不是歌舞升平、温柔抒情的时代,而是恰恰相反。这一时代从本质上破坏了本来尚存的几分对妇女的尊敬。不论城市的骑士,还是乡村的骑士大部分是粗野、蛮横的汉子,他们的强烈嗜好除争斗和酗酒以外,就是无限度地满足性欲。当时的编年史学者们没有完全将乡村和城市的贵族犯下的强奸和暴力罪行记载下来。到13世纪,有些地方到14世纪和15世纪,贵族掌握了一些城市的统治权。受虐待的人很难获得权利,因为在城市,容克是法庭上的座上客,在乡村,地主是刑事裁判所的成员。所以,要说在贵族和地主的统治下,能有上述道德风尚和特别尊重妇女的各种习俗,并把妇女当成宝贝宠爱,纯属过分夸张。
有很少一部分骑士对美貌妇女五体投地,但是这种热情表示决非纯洁无瑕,相反却怀有实实在在的目的。在那些对“可爱的妇女”十分殷勤的人当中,那个小丑,即乌尔里希·冯·里希滕施泰恩本人给人以可笑的印象,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长期充当柏拉图式的追求者。总之,每个谄媚求爱的人都以牺牲发妻为代价使情妇神圣化,这就是当初在伯利克里时代希腊独有的、而今移植到中世纪的基督教情妇制。相互引诱妇女也是骑士重要的求爱活动,就像今天在我们资产阶级某些圈子里仍然盛行的那样。
在那种年代,在公开承认感官快乐的情况下,人们无疑看到,满足任何健康成熟的人的自然冲动都是合情合理的事。可以说人的自然冲动战胜了基督教禁欲主义。另一方面,还必须经常强调,上述认识是有性别区别的,一种性别可以,另一种性别就不应该和不准许有这种冲动。对此稍有违反,即触犯了为男人制定的道德法规,便会受到十分严厉的惩罚。由于不断遭受压迫和所受的特殊教育,妇女们始终顺应统治者的摆布,直到今天,她们仍然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还有上百万奴隶认为,奴隶制是天然合理的,而如果奴隶主阶级中没有产生解放奴隶者,他们岂不是永远得不到自由?颁布施泰因法以后,普鲁士农民从奴役下被解放出来,可是他们却对此提出请愿说:“他们人老病残以后,又有谁来照管呢?”难道说,类似情况在现代工人运动中没有吗?许许多多工人还在他们的剥削者影响下生活,而毫无自己的意志。
被压迫者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需要有人去启发和鼓动他们。现代无产阶级运动就是这样进行的,也应这样开展妇女解放斗争。甚至对于比较便于进行解放斗争的资产阶级来说,也需要有贵族和神职代言人引路。
尽管中世纪有许多不是之处,但它却有一种来自人类天性的健壮活泼而热爱生活的,又为基督教所不能压抑的健康肉欲。那时,对所有东西都直截了当地呼其名称,对一切自然事物都坦怀畅谈,当代人的伪善和掩饰好色在中世纪是鲜为人知的。那时,没人使用令人费解的双关语,现在的人都惯于使用模棱两可的词儿,话也说得含蓄难懂,可其中却包藏着危险,因为热中于这种语言,只能让人揣测而难以让人明确真正的含义,其结果是疑虑猜测,令人不满。当今社会上的谈话、小说和剧本完全让这些尖刻而暧昧的词句充斥,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隐藏在宗教唯灵论后面的浪子们的这种精神至上主义施展了巨大威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