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后,临沧市采取哪些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徐贤:临沧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重要位置,着力优环境、壮主体、激活力,建立了稳增长和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直通车、服务队等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送服务促发展活动,相继召开行业商协会和茶叶、外贸、生物医药企业座谈会,宣传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精准落实惠企政策,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截至目前,我们通过要素保障直通车、服务队等机制,已实地查看274个重大项目、走访233户企业,为企业现场协调解决要素保障问题181个,112个问题正在持续推动解决。全市已走访涉税、规上限上等重点企业1553户,帮助解决困难问题213个,与企业共商同谋项目60个、总投资43.1亿元;共走访小微经营主体21.4万户,走访数量占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的70.7%,共为1.1万户经营主体协调发放贷款56.4亿元,特别是今年以来实现6笔茶叶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放贷款2190万元,缓解了茶企“轻资产、缺抵押”的融资难题。全力开展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维护企业权益,稳定企业预期,增强企业信心,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记者:民营经济在临沧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临沧市将如何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徐贤:近年来,临沧市民营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3.9%,民营经济税收占税收总量的50.4%;全市29.4万户经营主体中,民营企业占比达97.4%;民间投资完成258.7亿元、同比增长26.5%,占全市投资比重达42.3%,在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要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下一步,临沧市将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各项具体规定,深入宣传解读惠企政策,与企业共同研究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进设备更新,实现降本增效提质。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坚持依法行政,全力助企惠企护企。一是以真心助企。站在企业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多换位思考、多将心比心、多倾听企业诉求,充分发挥政企沟通交流、领导干部挂联企业等机制作用,常态化召开政企座谈会,动态掌握企业用工、用地、用水、用电、融资、扩大生产等需求,实实在在为企纾困、助企发展,让企业安心、舒心、省心。二是以服务惠企。持续抓好惠企实事,精准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企业注册、市场准入、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经营发展等方面提供更优质服务。三是以法治护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遵规守法抓经营、创新驱动强实力、聚精会神增效益。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提升依法行政、依法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无事不扰、确保有求必应,用良好法治环境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