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删改)
批判旧文化,是为了建设新文化;建设新文化,必须批判旧文化。半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思想上的历史局限,主要是和专制、等级、特权相联系的。我们的历史事实就是这样的。因此,要彻底批判封建文化,就必须用民主思想代替专制思想,用人人地位平等思想代替等级思想,用人人权利平等思想代替特权思想。
在这个批判过程中,资产阶级在这方面的思想武器,依然有其历史地位,不能一笔抹煞。
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毕竟是高出前资本主义的封建社会的更高形态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一切方面都超越了前资本主义的封建社会。这不仅是在一场伟大的革命中、而且是在不断地革命中逐步完成的。资产阶级在这里扮演了非常革命的角色。正是在这一革命中,他们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等一系列新的思想体系,去批判、代替专制等级特权的封建思想。这当然是先进的。
这里的先进性,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总是以第三等级、甚至全人类的代表,去表达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这会超出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虽说是虚幻的,但又是天才的、未来的,更可以继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代表了新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本身需要人的相对自由解放,以利于发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可能批判、否定超经济的人身占有以及这种占有在思想关系上的反映的根据,也是我们直到今天,还可以借鉴资产阶级的有价值的思想反对封建思想的根据;还是直到今天,资本主义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对封建性束缚不满的根据。
所以,就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文化任务而言,资本主义有价值的思想文化依然是我们的可以借用的力量,是同盟军。
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上,这不是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目的。我们更重视、更要做的是创造丰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不能认为资产阶级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是唯一的。不是的。无产阶级文化是反映公有制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全新的社会关系的文化,这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文化无法相比的更高级的文化。资产阶级的公平、正义是以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为前提的。不公平、不正义已经是前提,要维护的“公平、正义”,不过是对这个不公平、不正义的前提的承认。两极分化正是这种公平、正义的必然结果,亿万富翁和一无所有,享受着同样的“公平、正义”。因为有一个不可动摇的资产阶级的信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这一前提下,“人生而平等”,就成为一句空话。
一百多年来,许多为无产阶级奋斗的人,因为世界观是小资产阶级的,因而缺乏眼光,迷信“公平、正义”,把这类错误观点写进了工人党的纲领,因而遭到马克思、恩格斯严肃、科学地批判,最尖锐的莫过于1879写给德国党的领导人的《通告信》。这个教训很有现实意义。当有人把“公平、正义”无批判地作为“普世价值”说成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这是何等荒唐!真是闹大笑话。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超越了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因为这一世界观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私有制。一旦一切财产归社会所有,那就有了全新的真正的公平、正义。在批判封建思想文化时,我们就是要和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结合起来。
毛主席在这方面是一个光辉榜样,他的思想和实践,已经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一个真正的全新的社会。把人从私有观念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说和谐,那是一种真正的和谐。人们怀念毛泽东时代,最怀念的就是这样一种人和人的关系。
……历史和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很多都是资本主义在作怪,封建主义也在作怪,二者勾结,就更带上了反动性、落后性,这也就活生生地证明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到底的历史必要性。这个斗争任务的彻底完成,不是靠资本主义,也不是靠社会民主主义,而是靠社会主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