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就想用好这点手艺,能帮一个是一个”
“瞧,轮胎这里磨损严重,换一个就好了。”近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博爱助残志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建华来到残疾人丁增妹娇家中,认真检查轮椅轮胎后迅速找出了“病灶”,不一会儿,李建华就帮丁增妹娇修好了轮椅。
丁增妹娇患有肢体残疾,又伴有聋哑障碍,日常出行全靠轮椅和拐杖支撑。每当轮椅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丁增妹娇便通过微信预约她最信赖的“轮椅医生”——李建华上门“把脉看诊”。
“李大叔每次都及时上门,不仅帮我免去了来回奔波的不便,而且全部免费,心里感觉暖暖的。”丁增妹娇在手机上敲下的这段话,那份发自内心的感激跃然屏上。
在平潭,64岁的李建华专为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上门维修轮椅等辅具,被人亲切地称为“轮椅医生”。
这个名号并非凭空而来,他曾在城关经营一间自行车维修店,一干就是10多年,练就了一身修车的好手艺。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李建华的店里也多了些特别的客人。起初,只有三三两两的残疾人上门请他帮忙维修辅具,他总是热情接待,并且只收取成本费,久而久之便打响了名号。
这份口碑,也传到了平潭博爱助残中心主任林文的耳朵里。“我不止一次听人夸赞老李手艺精湛,为人也十分热心肠,总爱帮人搭把手。”林文回忆。
2018年,在林文真挚的邀请下,李建华加入了平潭博爱助残中心,共同推动“为爱续航”辅助器具公益项目落地,致力于为辖区残疾人、老年人及伤病患者提供辅助器具维修、维护等公益服务。
就这样,老李的手艺找到了新的施展舞台。在平潭博爱助残中心,他把一间20平方米的办公室改造成了维修部,工作台被布置得井井有条。买易修难,是不少轮椅使用者都会遇到的痛点。因长期帮助残疾人,李建华对他们的不易早已感同身受。“平潭几乎没有专门维修轮椅的店铺,换个配件也费劲。残疾人朋友出门一趟本就不易,如果轮椅突然坏了,真是叫天天不应。”他感慨道。
“李师傅,我这轮椅轮子又卡住了……”前几日,大雨倾盆,家住君山片区冠山村的残疾人高雄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焦急。“等着,我马上到!”电话这头,李建华应声回答。说罢,他立刻提起维修箱,骑上三轮车就冲进雨里。
赶到高雄家里,李建华顾不上擦去脸上的雨水,立刻俯身检查轮椅。不一会儿,经过调试的轮椅又能顺畅地转动了。“李师傅不仅腿脚快、手艺好,还特别细心。除了紧急情况,他每个季度都会上门检查一次,真是打心底里感谢他!”高雄说。
自从加入平潭博爱助残中心,无论刮风下雨,只要电话铃声一响,他就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奔向需要帮助的人,从未失约。
这份热情,也深深感染了整个团队。截至目前,“为爱续航”辅助器具公益项目累计服务达4098次。
“干这么多,图啥?”面对记者的疑问,李建华露出朴实而坚定的神情:“就想用好这点手艺,能帮一个是一个,能坚持一天算一天。”(张哲昊 蔡曦媛)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