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如何正确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

发布时间:2025-07-30 09:17:42

马克思写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列宁写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怎么办?》)

两句话矛盾吗?

一、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

很多人都把这两句话给对立起来,说,马克思告诉我们要改变世界,也就是直接干,坐而论道不如起来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干”才是唯一要义。列宁则告诉我们干之前要先有理论,没有理论,不知道怎么干。然后机械的得出结论,看来伟大导师之间也矛盾重重,前后不一,据此,否认马克思主义。我只能说,他不是否认马克思主义,而是否认他自己。

他以自己的庸俗理解代替了每一句话的辩证含义。

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解读,除了表现出持这种看法人的懒惰与愚蠢之外,啥也表现不出来。

说他懒惰,是说他只看字面意思,不会查找一下原文所在出处,联系一下原文的背景与上下文,看看到底说了啥。我们的读者是不愿意做这个事情的,为什么?因为他思想上的懒惰与行动上的懒惰。思想上懒,指的是自己不会思考,把自己的愚蠢当真理。行动上懒惰,指的是不去动手翻一翻马克思和列宁的原文。他们的懒惰,我们这就看清楚了。

说他愚蠢,指的是他把自己的庸俗理解当做真正的含义,他们的脑子里,只有自己的庸俗理解,而且只承认自己的庸俗理解。超出他们的理解,哪怕是一点点,都是对他们无知的侮辱,如果戳到痛处,他们必定要起来争论一番。因为你不小心说中的真相,说出的实话,伤害了人家的自尊心呐!

一个人愚蠢,他还要把自己的愚蠢在大家面前都表现出来,而非要与别人争个面红耳赤,试图说明自己的正确,这个过程本身,除了把他的愚蠢告诉全世界以外,就什么也不能说明了。

我们这里说懒惰与愚蠢,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而是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说清楚了,大家都看到了,就不会再出问题了。马克思说,“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我们就是公开耻辱,目的是为了不再耻辱。

二、马克思是什么意思?

马克思说的那句话什么意思?首先要查一下原文。这句话出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句。那就要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整体读一遍,这个要求不算高。读完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哲学家们”指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与唯心主义哲学家,如费尔巴哈与黑格尔。“不同的方式”指客体的或直观的思维方式,“世界”指对象、现实、感性,“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就是用客体的或直观的方式理解作为对象、现实、感性的社会,形成社会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观。用客体的方式去解释,就是近代以来的主客二分认识论架构。用直观的方式去解释,就是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

但是,旧唯物主义这两个结果的性质并不一致,前者是唯物主义的,就是仅仅在自然科学领域承认唯物主义,承认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后者是唯心主义的,就是在人类社会历史方面不承认唯物主义,因此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因此,必须改变旧唯物主义解释方式,用统一的人的实践来解释,既在社会认识论又在社会历史观上贯彻唯物主义,形成新唯物主义世界观。这样,旧唯物主义哲学要么转向新世界观,要么就自行终结了。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的“世界”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同,这里的“世界”是作为对象、现实、感性的社会,旧唯物主义的“世界”是客体或自然界。“改变世界”是改变现存不合理的社会形态,使人真正走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社会。用什么改变,就是用人的实践来改变。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是将重点放在了人的实践上面。

总结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强调人的实践。但是这里的实践不是主客二分下的客体,也不是主体,而是合并理解的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为什么能合并理解?因为在这里,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这不是庸俗的折中主义,而是跳出了认识论的维度,进入到了更高的维度。扬弃不是这里拿一块,那里拿一块,而是经历过这里与那里两个完整阶段,走向更高阶段的状态。这里拿一块,那里拿一块,像揉面一样糅合在一起,那只能是四不像,根本不是辩证法,只是胡说八道,是狗屁不通的东西。

一句话,马克思在这里要创建哲学新世界观,并且是以实践为基础创建的。实践本身,就是即包括主体,又包括客体的,也就是即包括认识世界,也包括改造世界的,那些只强调马克思这里说要行动,要干,要行动不要空谈,是根本不正确的,我说是庸俗的理解,一点问题也没有。

三、列宁是什么意思?

列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出自《怎么办》一书。我们先看看列宁在说这句话之前说了什么。

“由此可见,所谓反对思想僵化等等的响亮词句,只不过是用来掩饰人们对理论思想发展的冷淡和无能。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例子非常明显地说明了全欧洲的普遍现象(这是德国马克思主义者也早已指出的现象):臭名远扬的批评自由,并不是用一种理论来代替另一种理论,而是自由地抛弃任何完整的和周密的理论,是折中主义和无原则性。凡是稍微了解我国运动的实际情况的人,都不能不看到,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理论水平有了某种程度的降低。有不少理论修养很差甚至毫无理论修养的人,由于看见运动有实际意义和实际成效而加入了运动。由此可见,《工人事业》得意扬扬地提出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是多么不合时宜。”

“在理论混乱的时代来重复这句话,就如同在看到人家送葬时高喊“但愿你们拉也拉不完!”一样。”

“但愿你们拉也拉不完!”这句话出自俄罗斯民间故事《十足的傻瓜》。傻瓜伊万努什卡经常说些不合时宜的话,因此而挨揍。一次,他看到农民在脱粒,叫喊道:“你们脱三天,只能脱三粒!”为此他挨了一顿打。傻瓜回家向母亲哭诉,母亲告诉他:“你应该说,但愿你们打也打不完,运也运不完,拉也拉不完!”第二天,傻瓜看到人家送葬,就叫喊道:“但愿你们运也运不完,拉也拉不完!”结果又挨了一顿打。”

《列宁选集》第二册注释第171号

“而且上面马克思的这句话,是从他评论哥达纲领的信里摘引来的,马克思在信里严厉地斥责了人们在说明原则时的折中主义态度。马克思写信给党的领袖们说,如果需要联合,那么为了达到运动的具体目标,可以缔结协定,但是决不能拿原则来做交易,决不要作理论上的“让步”。马克思的意思就是这样,而我们这里却有人假借马克思的名义来竭力贬低理论的意义。”

读完了这段话,想必读者已经看出来了,列宁说这句话的前提是人们现在已经荒废了理论的学习,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如果要有革命的运动,那就必然要坚持学习理论,强调理论武装,而且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而不是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

伯恩施坦为了机会主义而要求批评自由,为了迎合机会主义而声明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称过去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这纯属无稽而谈,伯恩施坦的行为恰恰表明了,他没有认真研究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因此,对于他攻击那些马克思主义者为“教条主义”的污蔑,就是一种机会主义的污蔑。

因此,为了进一步在工人运动中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列宁接下来才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不了解列宁说这个话的前提,不了解这个话的背景,而盲目拿这个话与马克思的那句话做对比,就是懒惰与愚蠢。

四、几点结论

1.马克思与列宁的话,切忌断章取义。一定要结合原文上下文去理解,不要自己想当然去理解。

2.实践不仅仅是行动,也包括认识。是认识与行动的统一体,割裂两者,对立理解就是庸俗理解。

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是说要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坚持这个,当然之后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而只有瞎搞一通。

4.坚持科学理论,不是说全部奉为教条,而是要在实践中继续发展,毕竟马克思主义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也要求随着时代而进一步发展。

5.继续发展,不是自我取消,也不是自我矛盾,不是修正主义,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也不是走机会主义路线,以实用为主,而是在顺应当下新的实践条件下,代表未来历史潮流的这样一种发展。

列宁说:“伯恩施坦派是否站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立场上,对于这个问题只有历史经验才能给予最后的彻底的解答。”(《怎么办?》)也就是说,继续发展,只有历史才能给与最彻底的检验。

当初苏联解体,毅然决然投入西方怀抱,可迎来的却是北约东扩,俄罗斯与乌克兰互相残杀,历史已经说明了一切,任何理论争辩都黯然失色了。只有历史,才能为理论的争论,提供最彻底的检验。

6.继续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坚持与各种内部的修正主义、机会主义、教条主义以及外部的资产阶级各种意识形态作斗争,不斗争,就不能明晰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不斗争,就会逐渐使马克思主义庸俗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