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祁连山下是我家 | 高台:小种子蕴育大能量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发布时间:2025-07-29 19:11:31

原标题:祁连山下是我家 | 高台:小种子蕴育大能量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盛夏时节,高台县合黎镇的万亩制种玉米基地绿意盎然。在一行行整齐排列、长势喜人的玉米田间,技术人员正熟练地进行套袋、授粉,仔细记录着每个试验品种的生长数据。

一粒种子,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高台县立足资源禀赋,以科技为翼,以产业为基,在玉米制种领域深耕细作,不仅擦亮了“国家级基地”的金字招牌,更在种业振兴的关键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从田间地头到实验室,从完善产业链到勇拓新市场,“高台芯片”的破茧之路,正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生动实践。

作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高台县各大制种企业深知种源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的试验田,正是这场“育种战”的前线。“我们当前的核心任务,就是玉米新品种的改良选育,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提升适合西北地区品种的产量。”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作腾在田间边操作边介绍。作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甘肃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这几年,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构建起以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研发中心为平台,以甘肃、海南等综合试验站为科研基地的商业化育种科研体系和模式,每年投入科研经费300万元以上。今年,企业还投资100多万元建成玉米种质资源室,有效推动突破性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高标准温湿度的控制,有效延长了种子的生命力保存期;全新的软件管理系统则实现了对种质资源来源、特性、位置等信息的高效精准管理,价值无可替代。”公司总经理杨万忠如数家珍,“这个资源库让沉睡的种质‘活’了起来。通过整合丰富的资源,我们能更好地融合传统育种与生物技术等现代手段,并与科研院校、育种同仁实现资源共享,加速突破性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成果,正让“高台芯片”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近期,隆丰祥种业成功获得进出口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成为高台县首家具备海外种子市场“通行证”的企业。这标志着高台种业正式扬帆出海。

“我们正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紧盯中亚等目标市场的独特气候和需求,加速选育适应性强、产量更高的优质新品种。”杨万忠充满信心地描绘着蓝图,“目标是将我们自主研发、适合当地的品种推向海外。未来条件成熟时,甚至可以考虑将海外种植的成熟产品调回国内,实现‘借船出海、借机下蛋’的双赢局面。”

据了解,高台县于2013年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15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首批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玉米制种面积连续10年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年均产值4亿元以上,占种植业增加值的13.3%。目前,全县共有玉米制种企业8家,玉米种子设计年加工生产能力达19.2万吨以上,设计年加工成品种子13.6万吨,建成果穗烘干线7条、籽粒烘干线8条、小包装生产线12条、果穗剥皮线6条,玉米种子年加工生产能力达10万吨以上。种子产业已成为高台县产业化程度最高、种植面积最大的“订单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全县制种玉米面积达10.65万亩。(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晶晶 殷旭)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