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国文化薪火相传 成都世运会火炬穿越武侯祠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 摄影报道
7月26日下午,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第四站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西区大门广场隆重举行。以“三国华章”为主题,武侯祠站火炬传递通过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向世界展现成都武侯祠作为“三国圣地”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火炬传递现场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授牌“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是四川“做优做强文化强省”的标志性文化地标。
此次火炬传递选址于此,旨在以三国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与战略智慧,致敬体育精神中的拼搏与担当。活动现场,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与现代火炬传递交相辉映,彰显了中华文明与现代科技、人文与竞技精神的深度融合,诠释了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成果。
本站共设15棒火炬手,涵盖体育界、文艺界、科技界、基层一线等各个领域。首棒火炬手张娟娟,作为中国射箭奥运冠军,以精准如一的技艺开启传递,象征“忠勇”精神的精准发力;末棒火炬手邓雅文、吴丹,这对师徒组合曾共同在巴黎奥运会斩获女子自由式小轮车金牌,以“传帮带”的默契传递,展现体育精神的薪火相传。
火炬传递现场
常石磊、王平久接力传递,作为成都大运会、世运会多首宣传推广歌曲的创作搭档,二人以旋律为纽带连接体育与文化;程洪、林寒作为科技助残领域的创新先锋,用智能技术助力特殊群体参与体育事业;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首金得主曹茂园,以“刚柔并济”的东方武术诠释体育之美;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洛古有格,以“民族团结 产业振兴”的实践照亮乡村发展之路。
传递路线从武侯祠博物馆西区大门出发,途经静远堂、荐馨殿、四方亭、旌忠门、牌坊门回到西区大门,全程约1公里。这条精心设计的路线,串联起重要的文化点位,展现了成都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方面的成效。世运会火炬来到武侯祠,不仅标志着三国文化与体育精神的深度融合,更象征着中华文明智慧之火在全球体育舞台的永恒闪耀。
这场以“牵手世运 点燃梦想”为主题的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正以文化为桥、以体育为媒,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谢川霞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