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于千年古港洞见数字未来
(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一代数字技术得到蓬勃发展和深度应用,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数字时代。如何抢抓机遇、全力迎接挑战,构筑起生动的数字社会新图景?
600多位来自全球政、企、学界的权威嘉宾共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围绕“数字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分享洞见、增进共识。
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弗朗西斯·高锐接受采访时表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在历史上就扮演着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角色,此次论坛选择在泉州举办是再合适不过的决定。
宋元时期的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曾以“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气度接纳波斯银器、印度香料和南洋珍珠。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泉州延绵不断,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在这里和平共存,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在这里和谐相处。这种交融和互鉴,丰富了泉州的文化,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全球化的今天,依托数字丝路的广阔平台,泉州再度与全球紧密相连——当年番坊里各色语言交汇的场景,如今演变为论坛现场中英双语同传的实时流转;过去商贾们依靠季风判断航期,现在跨境电商则通过大数据预测全球消费趋势。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正是数字文明对海洋文明最生动的续写。
作为“数字福建”的实践者,泉州依托“数字福建”的先行优势和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持续提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跨境电商、数据联通、智慧港口等领域的数字交流合作。
将“开放包容”的基因编码进数字丝路的底层逻辑,今天的泉州以超7000亿元数字经济规模,吞吐着区块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数据洪流。
当数字浪潮拍打千年古港的礁石,泉州这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正以“数据风帆”开启新时代的文明远航。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的召开,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言——在比特流动的新航道上,人类正在编织更为紧密的命运纽带。
正如弗朗西斯·高锐所说:“历史上有许多事例证明开放是有利于互动、和平与共存的,也有利于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开放与连接是国际合作的基础,数字丝路如同灯塔指引着各国人民、社会和国家在当代世界动荡不安的海洋中寻求和平互利的平静水域。”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