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多彩中国云南行”应用新闻传播融媒体实训营(河口组)来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龙堡村坝吉五组和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等地进行走访调研,深入了解边疆地区乡村振兴与沿边开放成果。
在瑶山乡,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当地依托瑶族传统文化,发展特色草药种植基地和民族刺绣产业,采用“传统工艺 现代技术”模式,并探索直播电商新业态,让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增收。与此同时,丰富的热带水果种植与文旅融合发展,为瑶山乡开辟了绿色发展新路径。
作为抵边村落的典型,南溪镇坝吉村民小组与越南隔河相望。该村创新实施“一户带五户 乡邻帮帮团”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党员担责、网格员协助、网格成员互助互管的基层治理格局。村民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立体种植业,实现“守边”与“致富”双赢。
走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一楼的河口县成立60周年暨沿边开放30周年成就展展馆,一幅幅新老照片对比,一段段文字数据展示,系统展示了河口从口岸立县到贸易活县,再到产业强县的发展历程。片区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沿边开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良性互动。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创新边境基层治理模式、深化沿边开放……通过探访,一条“兴边富民、强边睦邻”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生动地展示在师生们面前。河口县这一发展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为边疆地区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黄钦 孙海爽
指导教师:杨明月 宋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