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李昌平:消除县以下泛滥的形式主义,必须落实两项改革

发布时间:2025-07-21 20:16:33

  

  小老头我今年63岁了,1982年参加工作,以说大实话著称,今天再说一句有些人不爱听的大实话:现在,县以下的形式主义到了登峰造极、见怪不怪的地步了,不是一个地方是这样,天下都一样!现在的形式主义为我参加工作以来之最!

  先讲一个笑话吧。

  我一“学生”,研究生毕业,驻村干部。上面规定农民收入要年增10%,这是驻村干部的硬指标。主要农产品价格低迷,生产成本上涨,加上打工也难找收入稳定的工作,近几年的农户收入不降都难,怎么可能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呢?

  我这“学生”难呀,驻村两年,每年都一户一户算收入账,大体情况是这样的:1/3农户收入稳步不前,1/3农户收入小增,1/3农户收入下降,有极少数农户的年收入下降的幅度还较大。当然啰,也有极个别农户年收入上涨超10%。为了完成农户增收目标,我这“学生”一户一户上门和户主算收入账,增收10%,绝大多数农户不认账,难死我这“学生”了。只能讨好每家每户,喝酒是少不了的,和农户酒喝好了,农户认账签字了,10%的收入增长就实现了。

  上面来检查,每家每户的收入表上有农户的签字,农民收入年增10%就这样实现了!我这“学生”驻村两年,这样帮助农民增收20%,羞愧难当。

  这还不是多的,有的地方规定年增收15%,驻村两年要确保农户收入增长30%。形式主义真的到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状态。

  要反形式主义,就必须先反官僚主义。因为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的仔,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的药。没有官僚主义,谁还搞形式主义呢?为什么官僚主义越来越严重了呢?有两项改革没有到位,是主要原因。

  第一,是财政体制改革没到位。

  三中全会《决议》要求改财政转移支付的“专项转移支付为主”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

  财政转移支付以专项转移支付为主,一个中央政府发号施令就变成了几十个“准中央政府”发号施令,就出现了条条把块块碎片化的问题,就出现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就出现了“上面千把刀下而一个头”的问题,就会用无穷无尽的请示汇报报表留痕应对无穷无穷的检查评比考核验收。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就简化为讨钱、花钱、汇报、迎检。一个下面全部的精力用来应酬众多上面的要求还不够,还要调用大量的编外人员。

  如果财政转移支付是一般性转移支付,钱从财政部到省财政厅、再到县市区区财政局,发号施令就是从国务院到省市区政府再到县市区政府,即使有检查评比考核验收,也只有现在的几十分之一。

  财政体制,是国家最基本的体制,财政体制是专项转移支付为主,官僚主义必然盛行;官僚主义盛行,形式主义不得不兴隆。官僚主义最喜欢的就是形式主义。克制官僚主义的最佳办法,就是改革财政体制,比较简单的办法是改专项转移支付为一般性转移支付。

  第二,是“两个维护”没有配套制度保障。

  基层干部人人讲、天天讲“两个维护”,但上面来了一个科长,言行明显违反“两个维护”,基层干部听谁的,还是听科长的。明明知道上面得了官僚主义的病,下面不是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真理、敢于斗争,而是以形式主义迎合之。

  总书记几次在青干班上鼓励青年干部要“坚持真理、敢于斗争”,有几个青年干部“坚持真理、敢于斗争”了?私下破口大骂的人多得是,但当面“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坚持真理,没人理,上级就是真理;敢于斗争,下斗上,没人赢,嬴了也没有好果子吃。

  我几乎每天都和各地的基层干部打交道,几乎人人都说李老师呀,基层工作这样下去不行呀!我说,你给上面反应情况呀,提建议呀。几乎所有人都说,不敢,怕。

  一个国家,基层干部“坚持真理,敢于斗争”,是“两个维护”的基本力量。没有基层干部“坚持真理、敢于斗争”,“两个维护”谁来维护呢!?

  一个国家,基层干部“坚持真理、敢于斗争”是基层活力的源泉。没有基层干部“坚持真理、敢于斗争”,官僚主义就越来越变本加厉,形式主义就越来越登峰造极,基层就会死气沉沉!

  基层干部“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精神和行动,是需要有配套的政策及措施激励和保护的。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