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祖国母亲的守护神 | 精选好文

发布时间:2025-07-21 11:16:22

  魏巍(1920年3月6日-2008年8月24日),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

  魏巍同志是一名在文艺战线上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

  1920年3月6日,魏巍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1927年,7岁的魏巍进入郑州市创办的平民小学就读,在爱好新文学的蔡芸芝老师的帮助下,对文学和诗歌产生了最初的兴趣。

  1931年,魏巍转学至县立第七小学校(今郑州市创新街小学)就读,阅读了《儒林外史》、《元曲选》等古典文学作品,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叶绍钧、冰心等人的新文学作品。

  1932年,开始向郑州当地报纸的文学副刊投稿。

  1935年,开始在郑州《华北日报》主编《芦笛》以及《笛圃》等文学副刊。

  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创作长诗《黎明的风景》。1938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推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随即批示“印发全军”;同年,出版诗集《两年》。

  1952年,完成中篇小说《长空怒风》。

  1956年,完成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 。

  1978年,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东方》。

  1982年,凭借《东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2008年8月24日,因病于北京逝世。

  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东方》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魏巍的创作,贯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在这个根本点上,魏巍以不同的艺术形式阐扬着、论证着 。

  魏巍的创作一直遵循着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阅读万字长文揭秘:毛主席延安讲话,文艺为何要服务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编者注。]中的文艺创作立场,即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而进行创作。

  今日分享魏巍“祖国母亲的守护神”的文章,与志同道合者共勉。

祖国母亲的守护神

魏巍

(1999年6月19日)

  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整整五十周年了。她像一艘巨轮乘风破浪行驶在充满风涛的大洋上。五十年来,从我们身边滚过了多少惊涛骇浪啊!

  我在一遍又一遍地寻思:在这半个世纪的搏战中,谁是置身在第一线最忠实最艰苦的实践者?当我们的国家面临危境时,谁又是不惜付出牺牲的最勇敢的捍卫者?一句话,我们民族的安危,国运的兴衰,我们最基本最可靠的力量是谁?或者说,谁才是我们祖国母亲的守护神呢?

  建国之初,发生在我国东部边境的朝鲜战争,是我们共和国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险恶的惊涛骇浪。它对这个刚刚诞生一岁的婴儿,无疑是个最严峻的考验。即使对久经战阵的毛泽东来说,恐怕也是一个最难抉择的问题,因为敌我双方的巨大反差是至为明显的。一个刚刚站起来,满身战伤的新中国,并没有完全站定脚跟。大陆还未完全解放,全国尚有百万土匪没有肃清,土改还未在全国实行,尤其经济还未恢复,困难重重。至于敌我装备的悬殊,就更不用说了。以这样的力量出国作战,来对抗世界上头号的帝国主义和十六个仆从国的军队,究竟是否能够顶得住呢?如果顶不住了又怎么办?不能不使人担心。不仅中国人担心,世界上一切进步的人士也无不为我们担心。但是毛泽东这个东方巨人,却在万分危急的历史关头毅然决然下定了决心:出国作战。结果如何?结果是不仅顶住了敌人,而且打退了敌人。尤其第二次战役,我军一举歼敌三万六千余人,活捉美、英俘虏数千人。正如我在一首短诗中所述:“中华好儿女,何惧风雪狂,一战惊天下,大败兽中王。”此后,战争的进程表明:“新中国的建设不仅未受到阻滞,反而更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前方和后方,国内和国外,反而像是两个互相激励、互相竞赛的战场一般,热火朝天地奔腾前进。新中国的航船终于驶过惊涛骇浪,中国人民胜利了!

  今天当我回首这段往事,并不在复述史实本身,而在着重探寻:毛泽东本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异于常人的(更别说政治庸人)胆略呢?他所以敢下这样的决心,究竟是有科学根据呢,还只不过是盲目的勇敢和冒险呢?如果是后者,那就早被无情的事实撞得粉碎,不会有那一页光照日月的历史了。

  其实,历史揭示的事实并不神秘。毛泽东的胆略和慧目正在于,他不仅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且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不仅看到了事物的现在而且看到了事物的未来。不错,从表面来看,敌人的军力和经济力都是很强大的,气势汹汹很可怕的,然而它毕竟还有虚弱的一面;我军的装备是很落后、很简陋的,然而我军的士气 却是敌军无法比拟的,作战技巧是相当娴熟的(敌人曾称我军指战员为“打仗专家”),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艺术更是第一流的。至于整体国力和经济力也是可以发展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果然,随着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的广泛展开,又展开了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等项革命运动,人民身上的封建枷锁被砸碎了。站在人民头上的什么南霸天、北霸天被打倒了,农民手里有了土地,腰板挺起来了,开始扬眉吐气了,很自然的,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极大地发挥起来。不妨说,抗美援朝中出现的奇迹,不过是人民群众革命积极性的初次展示罢了。战斗英雄黄继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之一。他是四川省一个普通贫农的儿子,在上甘岭英勇献身时才20岁,入伍不过刚刚一年。他正是在减租反霸的高潮中入伍的。当上甘岭鏖战打得难解难分之际,祖国人民慰问团的亲人到来了。正是在这个重要时刻,黄继光拎起爆破筒,向后面说了一句:“请祖国人民听我的胜利消息吧!”几分钟之后,他就伏在敌人的射口上牺牲了……我们的人民就是这样对待新生的祖国的。

  在朝鲜战场上,我军愈战愈强,祖国的实力也愈来愈雄厚,以至于最后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者不得不在板门店低头签字,这都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可是这种可以预见的结果,为什么只有毛泽东和其他少数人能够看出来,而更多的人却看不出来呢?

  1991年我发现了一个颇有启示性的例子。

  这年秋季,我到了云南一个叫龙陵的地方。那地方有不少温泉,被称为温泉之乡。有些温泉,很远就望见有白汽蒸腾,近看有如热汤滚沸,冒着很大的气泡。当地人介绍说,这里地下有很大的热海,一直连着腾冲和芒市,相当大呢!我哦了一声,顿时触发了一点灵感,建国以来,我国人民那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沸腾热情不就是一座地下的热海吗?应该说,毛泽东正是最早看到这个热海的人。因为他长着一双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的慧目,所以他能穿过地层发现这座热海,而别人却不能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能有足够的胆略和勇气在重重困难下作出像出国作战那样的英雄式的决定。也正因此,他敢于从战略上藐视敌人,把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做纸老虎。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是毛泽东的名言,也是屡试不爽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建国五十年来,哪一项成就不是这些普通人用成吨成吨的汗水凝成的呢?哪一次危局不是由于他们英勇的献身精神才得以渡过的呢?即以刚刚过去的1998年夏季的洪灾为例,不是他们英雄的肩膀才使我们许多如花的城市避免了灭顶之灾吗?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了:以工农兵和广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才是置身在第一线的最忠实、最艰苦的实践者;当我们的国家处于危境时,他们才是肯于付出任何牺牲的最勇敢的捍卫者。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和共和国大厦的顶梁柱,中华民族安危之所系,国运兴衰之所寄的最基本最可靠的力量,是我们祖国母亲的守护神!

  然而,要想使这个守护神永远守护我们,我们就得真正忠实于她,依靠她,为了她。而且必须是真心为了她并使她得到真实的利益。如果我们总说为了她,其实只是假心假意,半心半意,或者只是口惠而实不至,那她也是会一眼就看穿的。已故书法家魏传统老将军,晚年常为人书写“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也许是有益的提醒吧!

  展望前途,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仍然是不平坦的。外部有帝国主义的存在,亡我之心不死,仍然是不可漠视的事实;内部有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他们并没有放弃“分化”、“西化”的图谋。把我们的发展看得那么一帆风顺是不现实的。在欢呼五十大庆的时候,还应清醒地反思:我们对人民的付托,是否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是否还有违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地方(例如严重的腐败问题!)?是否还有说是依靠人民群众其实并没有依靠他们的地方?总之,只有我们全心全意为了他们,依靠他们,祖国母亲的守护神才会永远守护我们,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End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