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徐霞客笔下的“烟火市集”现今如何?西南F4采风行走进安顺古城

发布时间:2025-07-20 15:11:11

  云南网讯(记者 孙浩)“普定城垣峻整,街衢宏阔。”1638年,徐霞客笔下寥寥数语勾勒的安顺古城风貌,历经387载春秋,风采依然。7月18日至19日,“清凉有度 多彩贵州”西南主流媒体贵州夏季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顺古城,探访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石头古城。如今,它正以“活着的历史”姿态,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文旅新地标。

  夜幕低垂,霓虹点亮青石,巷口烤小肠香气四溢,老宅檐下新挂的LED招牌流光溢彩……当晚21时,记者团漫步安顺古城,品尝地道美食,沉浸于百年古城的独特韵味。这座烙印着“军事”与“石头”双重基因的明代军屯重镇,正通过精心的保护与创新的运营焕发新生。作为安顺历史文化的核心承载区,古城核心区占地533.55亩,汇聚了全市88%的历史建筑,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王若飞故居、文庙、武庙等,延续着“三庙三街”的古老格局。

夜晚的安顺古城内人头攒动

  “老城墙的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历史,我们要做的,是听懂它的语言。”安顺旅游集团古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欢道出了保护的真谛。自2017年起,安顺投入34亿元启动古城保护项目,严格遵循“修旧如旧、依旧如旧、创新如旧”的原则。“工匠们运用传统技艺精心修复文庙的雕花石柱,严格依据明代规制复原武庙的飞檐斗拱,就连古街的青石板,也由收集的老石材悉心铺设。”韦欢介绍,这份对历史的敬畏与坚守,为古城赢得了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多项荣誉。

  如今步入古城,古朴建筑鳞次栉比,青石板上游人摩肩接踵。除了品尝香脆的油炸粑、观赏精湛的银器锻造、体验妙趣横生的吹糖人非遗技艺,游客还能深度参与蜡染等传统工艺。来自四川的游客袁女士体验蜡染后兴奋地分享:“以前觉得古城就是看老房子,现在能亲手制作蜡染,看着白布在手中一点点晕染出靛蓝花纹,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这种参与感尤为珍贵。”

游客体验制作蜡染

  记者了解到,安顺古城内的大明市集、“时光隧道”主题街区以及怀旧风的安顺古城电影院,共同构筑了“可触摸的历史、可消费的文化、可沉浸的场景”。韦欢介绍,街区已成功吸引涵盖非遗、文创、美食等多元业态的159户商家入驻,人气日益旺盛,日均客流量达2万人次,节假日更突破10万人次。

  凉爽的21℃夏夜,也为安顺古城平添别样魅力。夜市里,烤小肠、夺夺粉、古法红糖冰粉等特色美食香气缭绕,吸引食客流连忘返直至深夜。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安顺累计接待过夜游客656.27万人次,同比增长28.14%。为点亮夜经济,古城近两年已举办67场音乐会、两届“三会一展”、7场无人机表演及民俗展演活动。

  “安顺古城的新生,在于它既牢牢守护着石头城的筋骨与明代文化的灵魂,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AR科技、网红饮品等现代元素。”韦欢说。当下,这座石头城,正以文旅融合为密码,在现代生活的土壤中深深扎根、蓬勃生长,成为既留住历史根脉、又绽放时代新芽的生动典范。

责任编辑: 董明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