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丨当好群众身边的解忧人

发布时间:2025-07-20 15:11:09

原标题: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丨当好群众身边的解忧人

□本报记者 祁思元

“最动人的法治故事,永远发生在群众身边;最坚实的治理根基,永远扎根在基层土壤里。调解工作看似琐碎,却关乎民生冷暖;看似平凡,却彰显法治温度。”7月14日,温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静静在共青团焦作市委举行的“聚焦两高四着力·青春挺膺担当”主题分享会上,分享了自己12年司法行政工作的实践与感悟。

“群众利益无小事,找到我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让群众的烦心事得到妥善解决,是我始终坚持的目标。”自2013年3月参加工作以来,吴静静便长期奔走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一线,先后在北冷乡、黄庄镇、祥云镇司法所及乡(镇)调解委员会工作。无论纠纷涉及的问题大小,她总是及时介入、及时化解,累计接待法律咨询32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并总结出“以真心待群众、以公心断是非、以恒心解难题”的“三心”调解法。

在吴静静看来,公平公正是做好调解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双方的信赖,为纠纷化解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2021年,吴静静考取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她说,掌握了法律知识,就增添了一种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说得在理、办得公正,老百姓才信服。

“我时常面对一些涉及人数多、利益难协调的纠纷,可能需要数十次的往返沟通。”提起一起涉及400余人、跨度20年的案件,吴静静印象深刻,“很多人说,这案子太棘手,年轻人别揽,但我觉得,青年人就要敢啃硬骨头。我们成立青年攻坚组,连续3个月走访调查,秉持着一颗解群众之所难的恒心,化解了这起纠纷。”

在祥云镇司法所工作时,吴静静每个月都会到各村与村调委会主任对接,在田间地头收集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线索。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通过建立“3 3”调解机制,即固定3名青年调解员,联动法律顾问、包村民警和“五老”人员,根据纠纷需要让这些人员灵活参与其中,努力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吴静静带领所里的青年骨干组建了“青年普法先锋队”,建立了祥云镇调解普法群,并结合典型调解案例在乡村、校园、企业开展系列法治讲座、街边普法等活动,让法律成为群众生活的“说明书”。

“有起某企业不服行政处罚的案件,我们组织青年干部实地核查,邀请专家论证,最终撤销原处罚决定。”2023年,吴静静调任温县司法局副局长,在行政复议工作中推出“青年先锋岗”,把听证室“搬到”争议现场,让复议更透明。她还着力打造传帮带培养体系,通过“以案代教”,把调解现场当课堂,带领调解员边学边干。

今年4月,吴静静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新时代青年先锋奖”。她说:“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所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青年法治工作者。能够将青春书写在基层调解一线是我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光荣,我将继续为基层治理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当好群众身边的‘解忧人’。”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