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公正的,时间终将还原真相。苏联共产党(俄共)近年来恢复斯大林名誉的举动,不仅是对历史的拨乱反正,更是对赫鲁晓夫时代歪曲事实、抹黑伟人的有力回击。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以否定斯大林为手段,达到个人政治目的,其行为堪称政治小人的典型表现。
一、否定伟人:赫鲁晓夫的政治投机
赫鲁晓夫最令人不齿的行为,莫过于对斯大林的全面否定。斯大林是苏联的伟大领袖,他带领苏联在二战中击败法西斯,实现了工业化飞跃,使苏联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然而,赫鲁晓夫为了巩固个人权力,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抛出所谓"个人崇拜"问题,将斯大林污名化为"暴君"和"独裁者"。
这种否定伟人的做法,本质上是赫鲁晓夫的政治投机。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高层权力格局未稳,赫鲁晓夫需要通过打击前任领袖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他不敢公开挑战斯大林的功绩,便选择在党内秘密会议上进行抹黑,以"揭露真相"为名,行篡权之实。这种行为不仅背叛了党的历史,更动摇了苏联人民的信仰,为后来的苏联解体埋下祸根。
二、收买人心:赫鲁晓夫的政治表演
赫鲁晓夫深谙"哗众取宠"之道,他善于利用情绪化的言辞和夸张的表演来博取支持。在苏共二十大上,他声泪俱下地控诉斯大林的“罪行”,甚至编造许多未经证实的谣言,如夸大"大清洗"的死亡人数,将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歪曲为“无端迫害”。
这种表演并非出于对历史的尊重,而是为了收买人心。赫鲁晓夫知道,党内部分干部对斯大林时期的严格管理有所不满,于是他利用这种情绪,将自己塑造成“改革者”和“解放者”,以此换取政治支持。然而,他的所谓“改革”并未带来真正的进步,反而导致苏联意识形态混乱,削弱了党的凝聚力。
三、篡改历史:赫鲁晓夫的政治谎言
赫鲁晓夫最恶劣的行径莫过于篡改历史。他在“秘密报告”中刻意回避斯大林的伟大贡献,片面强调其所谓“错误”,甚至捏造事实。例如,他将卫国战争的初期失利全部归咎于斯大林,却隐瞒了斯大林在战争中的关键领导作用;他指责斯大林“迫害”党内同志,却绝口不提这些人在历史上的真实问题。
历史事实是,斯大林的领导使苏联在短短十几年内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并在二战中击败纳粹德国,拯救了整个欧洲。赫鲁晓夫为了个人政治利益,不惜歪曲这段历史,使一代苏联人对自己的过去产生怀疑。这种篡改历史的行为,不仅是对斯大林的不公,更是对整个苏联人民的背叛。
四、邀功诿过:赫鲁晓夫的政治虚伪
赫鲁晓夫在否定斯大林的同时,极力将自己塑造成“英明领袖”。他将苏联的一切成就归功于自己,而将所有问题推给斯大林。例如,他吹嘘自己在农业改革上的“功绩”,却无视斯大林时期奠定的工业化基础;他标榜“和平共处”政策,却回避自己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冒险主义错误。
更可笑的是,赫鲁晓夫本人执政期间的政策屡屡失败,如“玉米运动”导致农业灾难;官僚主义泛滥,造成经济停滞。然而,他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将所有责任推给“斯大林遗留的问题”。这种邀功诿过的行为,充分暴露了他的政治虚伪和小人嘴脸。
五、历史必将做出公正审判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抹黑,终究经不起历史的检验。近年来,俄共恢复斯大林名誉,俄罗斯社会也重新审视斯大林的历史地位,这充分证明:真正的伟人不会被小人的诽谤所掩盖。赫鲁晓夫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政治投机者的典型表现——否定伟人、哗众取宠、篡改历史、邀功诿过。他的失败警示后人:靠抹黑前人上位者,终将被历史唾弃。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