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终于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景象,尽在眼前。
八九十年代,神州大地刮起了“春风”。
春风所到之处,出现了什么现象呢?报纸无不写着:“特别是……以来,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人们富起来了。”
应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勇于面对出现不好的一面。我之前分析过,有人认为我说少了,所以本文总结了100个现象。
1.精英们不喜欢吃红烧肉,他们认为这道菜太老旧了,一点也没新意。
喜欢吃的特色美食——羊头与狗肉火锅。
2.酒桌糟粕文化死灰复燃。
3.“东西南北中,发财去广东”,农民伯伯去沿海城市打工,称呼变成了“农民工”。
4.“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但计划生育出现过激现象。
5.“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这成了很多暴发户男人的价值观。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慢慢成了很多女性的价值观。
先富起来的一帮人,他们带动了红灯区,他们开始包“二奶”和养“小三”,也就是社会的坏风气,就是这帮人带头搞堕落。
6.“男工下岗不用愁啊,路边小巷一声吼啊 。女工下岗不用愁啊 ,路边酒店就上楼啊。”男人所谓的“吼”,指的是打劫。
上楼嘛,意思是,有的做了风尘女子。
千万级别下岗工人出现,随后刘欢那首《从头再来》的歌曲响遍大街小巷。
7.八九十年代农民仍然是需要交公粮的,而且还是选最好的来交,所谓粮站门前三件宝:铁钎、筛子、阎王笑。粮站验粮员手里的空心铁钎,被农民称作“扎心棍”。
8.五类人重发舞台,掌握舆论话语权,伤痕文学兴起,批判过去搞历史虚无主义。
9.“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买办思想。
10.可爱之人可经商,变得不那么可爱。
11.“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人们变得重利轻义,自私自利,大家从互帮互助到尔虞我诈、内耗、内卷。
12.“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原本纯粹美好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很功利性。本应互帮互助的同事关系变成了尔虞我诈的竞争关系,本应温情脉脉的男女关系变成只同甘不共苦的经济关系,本应其乐融融的亲子关系变成了压迫的权利关系,本应志同道合的朋友关系变成了酒肉朋友的资源关系。
13.“妇女能顶半边天”,另一半天需男的来顶,男女搭配,分工合作,没高价彩礼。后出现夫权压迫,男女对立,高价婚礼。
14.“打牌打得好,说明有头脑;打牌打得精,说明思路清;打牌打得细,说明懂经济。”村里城里,出现大大小小的赌博。
15.“九出十三归”,出现高利贷。
有些人甚会做局让人借高利贷,更别说现在很多人借债过日子。
16.“说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公社解散后,金钱至上,小农意识再出现。村里虽还有互相帮助的时候,也有淳朴之人,但村里嫉妒心强的人很多。
嫉妒邻居发财,喜欢搬弄是非,调动他人的人际关系,原子化,窝里斗。
17.拐卖儿童现象,刘德华主演有部电影叫《失孤》,影视中的主角原型,被拐了长达24年才得以找到,这其实还算好的,有的根本找不到,是父母一生的痛。
18.“破除个人崇拜”,苏联在1956年发表《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中国在1982年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后来,由崇拜伟人、英雄和奋斗一线的实践人才,到崇拜资本家的“超人”、“股神”、“钢铁侠”和“马爸爸”,崇拜资本吹捧的“才子”、“天王”、“天后”,崇拜各种畅销书鼓吹手,崇拜擦边网红。
19.“要吃米,找万某;要吃粮,找紫某。”但分田单干后,村里人为了田地界线争吵过不停,为了水利,邻居都甚至打起来。
20.公社作为小家与国家的链接,解散后,南方宗族文化慢慢崛起。
出现大姓欺负小姓。
21.“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很多村里出现搞封建迷信的跳大神,这类算好的,在我小时候,村里就有不少人相信那种“神婆”,喝符水啥的,最后没什么用,还耽误病情。
22.村里的村长,万元户,与黑社会有关系的家族,儿子多的家庭,他们就能大声说话,欺负弱小家庭,欺负没儿子家庭。
出现村霸,践行的是弱肉强食法则。
23.出现碰瓷讨生活的人,扰乱风气。
24.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25.有段时间儿童犯罪率上升。
26.外出打工,夫妻分离,造成了不少家庭分崩离析、分化瓦解、分裂断代。
27.移民中介和留学中介,他们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不断诋毁国家和崇洋媚外。
28.“要想富,当干部,不种地来不养牛,大笔一挥成了暴发户。”当时出现了“官倒”现象,这是八十年代的特有名词。
他们通过找关系和批条子等手段,让其子女低买高卖共有资源作为发家致富的资本,成了第一批致富的人。
很多是“跌倒”过的五类人回来干的坏事。
其中最著名的“官倒”,莫过于以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为名,筹建起来的公司。
29.话说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后来出现双轨制,
再后来,价格闯关失败。
鼓励“大胆地闯”和“大胆地试”,以往似乎是“禁忌”的事情,一下子变得光明正大。
30.办暂住证非常艰辛,当年去深圳打工,想必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31.“大娘好,大爷善,可怜可怜俺这个穷光蛋。”出现专业的乞讨团队,他们通过伪装利用人性的善良来赚钱,赚得比普通老百姓高多了,不少人能开上豪车买上豪房,他们消耗人间的正能量。当然有的残疾是被人搞的,被作为赚钱的工具人,这些人的命运是悲惨的。
32.“珍贵物品手里拿,放进口袋易被扒。”公交车,火车站,街上人多的地方,“掱手”经常出没,也就是扒手,又名三只手,两广白话叫“白拈”,那时候广东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这类人很多,普通人对他们实在是防不胜防,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总有遭受其害。为了保护辛苦赚来的钱,有的人把钱藏到鞋子里。
33.出现过一段时间,入学率不升反降,而且大幅度下降,为什么呢?
因为单干后读书需要自己负责,又因为需要劳动力,像初中高中,他们就是很好的劳动力,所以很多孩子辍学帮干农活。
如果父母重男轻女,他们认为女性读那么多书没必要,女孩早早辍学出去打工。
34.红灯区出现。
35.教育出现市场化。
35.救死扶伤的地方出现市场化,一些医生以推销药品和拍片子拉业绩为目的。
36.性 病多了起来。
37.人们普遍亚健康,男性娘化。
38.为了所谓省钱,下马一些科研项目。
39.公知带头崇洋媚外,他们的膝盖又变软了,从舆论阵地到现实操作,他们系统否定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跪着仰视白人,低头哈腰。
40.出现一帮倒爷,他们靠倒卖成了爷。
出现卖车皮和地皮,成就先富一大批。
41.科研人员有过这一段经历,遥想我当年“北漂”,去了一趟798艺术区,逛了一圈感慨万分。该艺术区的所在地,曾是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工厂,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项目,有过辉煌历史。改开后,厂里的工人下岗。当时买办思想再现,好些厂是人为把它搞没了,盲目相信外贸,导致不少工程师失业去摆地摊。工业化建设变为艺术区,摆的雕像清一色是外国元素,想尽办法和国际接轨,所以得到了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看着一帮人的“文艺范”,不知他们是否想过毛主席时代建设工业化的努力和付出?
42.“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出现传销,利用人性弱点牟利。
43.那时候,旧社会那些江湖人士抬头,如王林这样的人,还有算命、做局行骗(如《疯狂的石头》里的易拉罐中奖骗局)。
44.同志、小姐等名称,被污名化。
45.“我大哥是陈浩南。”受香港古惑仔的电影影响,很多热血的年轻人认为打架、染发、吸烟是件很酷的事,于是纷纷模仿古惑仔的行为,沾染了很多坏习惯。本应处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年龄,最后把精力都放在斗殴和泡妞上,成绩跟不上就去打工,浪费大好的青春。
46.富士康等工厂加班严重,还时不时出现老板拖欠工资,员工讨薪困难的现象。
47.大讨论,不争论。
说一不二发明论。
48.出现公知对革命烈士的事迹进行解构,出现造谣、抹黑和攻击伟人的舆论。
49.“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有一批人富了后,他们掌握舆论话语权,不断宣传富人有格局、勤劳、聪明和乐于做善事,同时不断宣传穷人嫉妒心强、格局小、懒惰,行动力差。他们可以放弃天理、伦理和法理赚钱,不择手段他们不会说,富起来后还有想占据好名声。
50.“告别革命”,不宣传样板戏。
影视逐渐被资产阶级思想影响,那些小鲜肉偶像剧、娘娘腔影风剧、架空剧、鸡汤爱情剧、男女对立剧不断进入人们视野,影响着一大批年轻人。
51.围墙需要放碎玻璃防小偷,后来防盗窗慢慢流行起来,而且越来越坚固。村里养的鸡和鸭,得好好留意,否则半夜就有贼进屋顺走。
52.史学内部有些学者冒头反思过于“极端”的阶级斗争学说,提出进行修改。80年代至90年代,现代理论传入中国,对革命史观造成冲击。90年代,美式现代化史观在中国文化界大行其道。同时,文化保守主义对阶级史观、革命史观也造成影响。到了新世纪,后现代史学慢慢兴起,阶级史观不断被否定,被抹黑。
53.“红去求来”,一杂志被撤改,听从一位新加坡人的建议,对西方停止了意识形态输出,接受了西方普世价值观输入。
54.精英们带头崇洋媚外,一帮专家靠搬运西方资本主义知识宣传来牟利。
55.舆论不谈“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丛林法则得到正义解读,纷纷学起厚黑学中的送礼、拍马屁、敬酒、心黑和脸厚。
56.电线杆贴的骗人广告频频出现。
57.学习了西方解放裤腰带,出轨变多,很多人没了血性没了羞耻心。
58.1980年,拆除人民大会堂伟人画像。1987年的8月29日,清华大学的第一个伟人雕像被拆除,随后在全国各地大学出现陆续拆除伟人雕像的事件。
59.出现诈骗猜谜广告,一旦打电话过去,要付出高额话费。
60.出现一批柳某某化公为私的人。
61.出现飞车党,一些女性逛街,一不留神,手提包或挎包可能就被飞车党抢走。
62.明星等人出现吸毒。
63.各阶层的工薪逐渐拉大,比如很多演员演一部戏,比农民工作一辈子赚的钱还多,这明显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拉大。
6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八九十年代为了发展,那时候可不太重视生态。
乱砍滥伐,挖煤挖矿随意处理,破坏环境。
65.1984年,中日两国启动了教科书互审机制,旨在缓和矛盾。1987年中国应日本国际教育情报中心邀请,派遣人员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开启一年一度的历史、地理教材互查。
66.“头税轻,二税重,三税四税无底洞。”头税讲的是农业税,二税讲的是“三提五统”费,较重,当时农民压力很大。
67.冒出“十大悍匪”,小团伙更多。
68.游戏厅和歌舞厅随处可见。
69.“士农工商”,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排名,而那时候的商人排名到了前面去,各地为了招商引资,都尽力捧起了商人。
70.银河号事件。
71.“黄海危机”。
72.“台海危机”。
73.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轰炸。
74.南海撞机事件。
75.分田单干,分了拖拉机等机器,田地分散,对于农业机械化,被推迟了。
76.新殖民主义。
77.新官僚资本主义。
78.新封建主义。
79.恶虎(政治买办,贪官污吏)。
80.公蜘(文化买办,网络水军)。
81.老鼠(资本买办,奸商)。
82.苍蝇(黑社会,流氓地痞)。
83.带颜色的书籍碟子到处售卖。
84.“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赤脚医生模式是为了改变医疗资源失衡而形成的,被称为中国医疗史上的人间奇迹,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是发展中国家群体解决卫生问题的唯一范例。但到了1984年,赤脚医生彻底退出舞台。
86.转基因,稀有金。
——运走车车大黄金。
87.针对老人养生和保健骗局层出不穷。
88.“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出现一批伪自由主义者,他们拿西方资本主义宣传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价值观,进行否定当年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的行为,为地主翻案。他们不谈土地兼并,不谈地主阶级的整体压迫农民,不谈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制约生产力发展,不谈封建制度造成的一盘散沙,只拿地主个例的好想否定地主整体的坏,为地主阶级说话;并为先富阶级代言,既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那么先富的私有财产就应该可以任意转移出去,帮先富推脱了先富带动后富的历史责任。他们不谈国家给予过先富的优惠政策,提供了基建的便利,提供了国防的安全环境,也不提员工的任劳任怨,不提破坏了一些环境,不谈不择手段,只谈“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掩盖很多前提条件,掩盖了责任。
89.“法律神圣不可侵犯。”国内公知喊出这口号,其舆论的背后不单单是为了法治,也存包藏祸心。比如掩盖法律的本质,比如喊出法律万能论,比如演变法律宗教化。
90.“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后来公知很猖狂,公知与殖民文化合流。
91.从“激情燃烧的岁月”,进入到“风花雪月的醉生梦死”,大家放纵私欲。
92.有人不喜欢去茅草屋,喜欢大庄园。
93.假冒伪劣产品。
94.食品安全问题。
95.“这个世界真疯狂,耗子给猫当伴娘。”这是赵本山的一句台词,也是现实的写照,猫与老鼠能成为了好朋友。
96.爱国者逐渐被公知污名化,主要有三个套路:套路一,先对中国历史上的爱国者污名化,然后阴阳怪气把当今的爱国者称为已被他们污名化的那类人;套路二,先给爱国者戴高帽,把爱国者圣人化,然后找出爱国者的缺点放大来攻击;套路三,先把爱国者局部存在不好的现象污蔑成整体的不堪,然后否定舆论战的存在。通过这三方面来打压爱国者,好让爱国者不敢发声,便于殖民文化占据中国舆论。
97.房子市场化,发展商品房,这成了一座“大山”,现在很多人还欠着房贷。
98.推广小岗村。
——“等、靠、要”,成榜样。
99.气功流行,很多江湖大师利用气功热行骗,什么“气功治病”,无非骗财骗色。
100.人们的道德阈值越来越低,人们为了发财,“各显神通”,为人民币服务,互相内卷向钱看,多数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
我们是历史的经历者,也应是历史的记载者,八九十年代的这100个现象,还只是冰山一角,我们有责任去梳理那段历史。
哀其前途中的曲折,怒其曲折中的沉沦。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