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文化周刊 | 海南公园的“N种打开方式”

发布时间:2025-05-24 01:11:02

原标题:文化周刊 | 海南公园的“N种打开方式”

编者按

从休憩空间到活力舞台,海南公园的“N种打开方式”正刷新着人们对城市绿地的认知。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这些绿色空间不仅保留了生态本底,更孕育出文创市集、亲子研学、实景演出等多元消费场景。随着“公园 ”模式持续深化,49个口袋公园加快建设,一幅“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民生画卷正徐徐展开。

除了休憩锻炼、感受自然,去公园还可以做什么?

夕阳散发着金辉,位于海口世纪公园的网红打卡点云洞书屋,聚集了大量前来赏景的市民游客。一旁漫步道上,“95后”古风爱好者林俪支起一个小摊,售卖自己手工制作的古风饰品,手链、发簪、耳环等,精致而富有创意。

海口西海岸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护岸与沙洲、深潭、浅滩纵横交错,为鸟儿营造了舒适的居所。数十个亲子家庭走进这里,开展研学活动,他们留心倾听与观察,为一声鸣叫、一抹掠影而兴奋不已。

除了文创市集、亲子研学,还有实景演出、文艺展览等活动在多个公园上演。如今在海南,公园不仅是市民游客放松身心的场所,随着服务功能的完善,人气不断上涨,产生了更多消费新场景,让逛公园有了“N”种打开方式。

雨后的海瑞文化公园出现壮美夕阳美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若龙 摄

微改造让公园服务更完善

5月18日下午,在海口万绿园的草地上,孩子们嬉戏奔跑,追逐风筝,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扎起帐篷,摆好座椅,尽情享受闲暇时光。“公园里有整洁的草坪和干净的厕所,环境很舒适,是亲子游玩的首选。”海口市民李子佳说。

去年以来,海南全面开展城市公园服务提升行动,拓展绿地开放共享空间,多个市县在城市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户外露营、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活动需求。

海口万绿园内,健身长廊摆放的漫步机、健身车、拉伸架等智能健身器材颇受市民喜爱。与传统运动器材相比,全新的智能设备不仅能自动播报提示,还能实时展示运动时间和消耗的热量等。

“我们还对园区跑道、广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其中新塑胶跑道采用环保材料,对环境友好,将为群众提供更舒适的游园体验。”万绿园管理处主任李雯介绍。

放眼全岛,多地公园实施改造更新后,环境越来越好,配套设施也越来越贴近群众实际需求,让生态底色嵌入美好生活。

在三亚市凤凰路与榆亚路交会处的下洋田街心公园,滑梯上满是孩童玩耍的身影,树荫下老人悠闲地谈天说地,年轻的骑行爱好者在绿道上穿梭。实际上,这片公园区域,在改造前是一片阴暗的小密林,植被长势杂乱,也没有休闲娱乐设施。

“我们对公园入口、儿童游乐区、森林攀爬乐园等进行改造,将其建成市民游客闲暇时光休憩的‘活力乐园’。”三亚市城投集团置业有限公司项目部相关负责人黄诗华介绍,改造开放后,大家多了一个休闲玩乐的好去处,社会效益显现。

推进公园绿地建设与开放共享,扩大了城市“含绿量”,实现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管理方式转型与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双向奔赴。

在儋州市峨蔓镇火山海岸地质公园,游客在欣赏风车落日美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新消费场景丰富游玩体验

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喜欢到公园去,衍生了更为丰富的消费场景。

在文昌市会文镇孟昌山塘湿地公园,从湖畔岸堤的休闲连廊望去,美景尽收眼底。公园内,乡村舞台、音乐吧、鸟巢书屋、儿童娱乐设施等一应俱全。

昔日的臭水塘变成了绿植环绕、水面清亮的“幸福河湖”,孟昌山塘湿地公园成了村民游客的休闲娱乐打卡点。夜幕降临,村民们在家门口摆摊,售卖各式各样的特色美食、手工艺品,夜经济活力十足。

不少毗邻公园的商业街区,也依托公园优越的生态资源,打造集体验、参与、互动于一体的消费场景,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激活公园经济效应。

华灯初上,毗邻海口万绿园的FUNBAY自在湾商业街区,乐队开始了精彩演奏,市民游客纷纷拍照打卡。这是海口湾又一特色文化商业街区,规划了包括餐饮、娱乐、复合零售在内的多个业态。

“这里有椰风海韵,傍晚时分还可以看到绝美日落,非常浪漫,很适合约会和打卡。”在某餐厅酒吧,游客张晓卉选择坐在露天区域,在海风徐徐中品尝美食、欣赏美景。

此外,为实现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市县还盘活闲置空间,积极拓展城市公园绿地开发共享配套服务领域。

比如,定安县计划在兴安公园建设体育馆、休闲驿站、亲水平台等配套设施,形成多元共建共享氛围。而东方市的海东方公园,沙滩、大海、草坪,绝美的海景特色让其变成了当地户外婚纱摄影的优先地。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在城市公园建设上将持续拓展“公园 ”服务模式,继续指导市县探索城市公园从单一功能向综合服务功能转变,比如“公园 文化”“公园 科普”等,为市民提供更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让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发展中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公共空间。

市民游客在海口世纪公园散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口袋公园让美好触手可及

一边是绿竹入幽径,一边是闹市车马喧。位于海口市龙华区解放西路竹林村的口袋公园与金棕榈商城仅一路之隔,是藏匿于闹市之中的一片静谧之地。炎炎夏日,漫步竹林,畅意快哉。在这个口袋公园里,绿意冲击视野,竹香沁人心脾。

“这里原本是一片低矮的老旧房屋。”周边居民陈光说,如今改造成口袋公园,为海口的城市风貌、市民生活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情,他们都很高兴。

出门进园、推窗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口袋公园是利用零碎土地,见缝插针建设的微型公园。2022年以来,海南提倡口袋公园建设,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加大旧城区、中心城区增绿见园力度。

城市空间寸土寸金,绿化文章怎么做?海南多地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边角地、废弃地等进行整治“美颜”。同时,住建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市民对“口袋公园”位置、主题风格、功能设施等方面的期望,充分了解百姓诉求。

海口南渡江门户公园成为江东一道亮丽风景线。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

口袋公园不仅具备观赏性,还要具备实用性。海南多地根据口袋公园的片区特点和公园主题,配备健身器材、娱乐器具等设施,融入特色文化、党建宣传、警示教育等内容,打造集娱乐健身、文化浸润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在三亚市的海上书房·南边海城市口袋公园,河上停泊着由废弃疍家渔船改造成的海上书房,里面摆放着各种书籍。每到节假日,这里举办不同主题的集市,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的人文、艺术、生态等公共服务与文旅体验。

据了解,目前海南已经启动49个口袋公园项目建设,涉及16个市县,总占地面积约17.5万平方米。省旅文厅将支持口袋公园体育设施配套建设,不断丰富公园的功能多样性,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作者: 邱江华责任编辑: 符金花

推荐阅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答记者问

财经老王丨负增长!美国一季度经济搞砸了

专题 | 2025年海南“村VA”前奏

问政海南 | 工地门口车主违停 琼海交警劝离无果

问政海南丨海口板桥路“不平”且常积水,项目单位:排水管网完工后修复路面

专题丨琼岛万物生

中国航天员创空间站建成后入轨出舱间隔时间最短纪录

海南旅游文化全球推广活动走进奥克兰

20万名货车司机遇事可找海南“娘家人”

陈奕迅深夜晒照,怼脸自拍!网友:已满血复活

活动更多

2025年第二届海南乡村振兴摄影大赛

公益海南·媒美与共2025年1号行动

2024年海南省电商平台禁塑宣传季

2025年海南(春季)孕博会

2025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

扫码下载南海网客户端

扫码关注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