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5月22日,“盘龙区滇池流域汛期污染治理示范项目(二期)施工”项目在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开标评标,该项目为昆明市在全省范围内试点推行的第一个“暗标”评审项目,共4家投标人参与,资格审查环节结束后,4家满足资格审查要求的投标人进入“暗标盲评”环节。
“暗标盲评”重点在评标环节,投标人资格审查结束后,对所有有效投标人技术标部分的基本信息隐藏,并将技术标文件顺序随机排序,评标专家看到的技术标排序随机,再由评标委员会继续评审。评标委员会按照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对每一份投标文件进行客观、公正、独立的评审。
对采用“暗标盲评”项目的投标文件进行格式要求,保证字体、颜色、文本格式、标题层级、页边距、图表等规范统一。系统将所有投标人基本信息隐藏以后,呈现在评标专家眼前的只有标书代号,每一位评标专家认真仔细地对每一份投标文件进行评审、比较,最后独立客观地打出分数,由系统自动进行汇总,在评标结束生成的评标报告中,系统会将随机的排序记录下来。
“暗标盲评”以技术手段方式有效打破围猎专家、违规分工、打分有倾向性等招投标领域的顽疾痼疾,不但大大降低廉政风险、优化营商环境,还极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该项目评标专家在完成“暗标盲评”后表示,“暗标盲评”是一项非常好的改革创新手段,每位评标专家依法履行独立评审的职责,对所有投标人一视同仁,希望大力推广。某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说,实施“暗标盲评”后,投标人的重心将回归到投标文件质量的提升以及技术方案的优化,让评标过程更加公平公正。
首个“暗标”项目的圆满完成为昆明市招标投标“暗标盲评”常态化拉开序幕。下一步,昆明市将进一步完善“暗标盲评”制度设计,规范操作流程,加大宣传和推广应用力度,推动昆明市招标投标市场持续规范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