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云南省教育厅举办“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做云岭大先生”系列主题宣讲活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及其同事、学生代表共同讲述了他扎根深山39年、用教育改变“麻风村”命运的感人事迹。
活动现场
平凡岗位中的非凡坚守
农加贵1986年20岁时踏入当时被称为“禁区”的落松地村,成为该村首位教师。面对村民因疾病导致的肢体残疾与外界的偏见,他克服恐惧,坚守至今,用知识为116名孩子打开走出大山的大门。39年来,他既是教师,还是这个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让想和外界“见一次、拉一次手”都成奢望的村民们有了尊严,有了勇气,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董向国作分享
学生、同事眼中的“深山明灯”
“落松地村曾经是一个人人避而远之的麻风村,虽然父辈们的疾病被治好了,但外界对我们的偏见还是很大,我们渴望走出大山,让孩子们都读上书,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农加贵老师的学生、文山州广南县落松地村小组组长董向国说道。是农加贵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希望,“39年来,农老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落松地的幸福之路!”董向国说。“农老师是个忠厚老实、勤俭节约的人。他一心一意为学校着想,一人撑起一所学校。2019年,国家奖励农老师10万元奖金,虽然自己的家庭负担也很重,但他毫不犹豫地把钱资助贫困学生学习。”文山州广南县北宁中心学校原校长、农加贵老师的同事黄座富回忆。
“面对荣誉,他也没有一丝的骄傲,依旧是那样的淳朴、那样的和蔼、那样的善良,依旧在‘那个村’继续坚守。他39年如一日,一心一意守初心的品质,始终不曾改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我他,也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教育工作者。”黄座富表示。
杨素芹作分享
农老师的学生、现任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那伦中心学校教师的杨素芹动情地说:“农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知识,更教会我们如何在逆境中坚持。他是我选择教育事业的初心。在我心中,农老师既是和蔼可亲的长辈,又如夜空中最亮的启明星,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杨素芹表示,她将把这份对教育的无限热爱传承下去,用智慧和汗水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之路。
从“麻风村”到“桃李园”的蝶变
1992年,农加贵为麻风村取名为“落松地村”,寓意“如落花生般虽外表平凡却内心丰美”,并带领首届10多名学生通过健康检查升入中学。如今,“落松地小学”从当年漏风漏雨的破房子,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配备电子白板等现代化设施,116名毕业生中涌现出教师、警察、医生等人才,彻底打破“麻风村”的污名化标签。当年那个闭塞小山村,如今已经摆脱了疾病与贫困,成为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农加贵作分享
“荣誉属于所有支持乡村教育的人。只要村民和孩子需要,我会一直教下去。”农加贵说。活动现场,他呼吁更多年轻教师投身乡村教育,用坚守诠释教育家的精神内核。
此次宣讲,给现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农加贵老师的感人事迹,在同学们心中引发强烈共鸣。云南师范大学的万同学表示,农老师坚持教育事业,强烈的信念感和教育家精神感动人心,“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也要向他学习,多去参加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扎根于基层,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者和接班人。”
云南网记者 杨春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