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科学技术院携“数据赋能稀贵金属产业发展”典型案例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云南展区,成为本届数字峰会的热点话题。
2018年,云南省启动实施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建设开发内容完整的稀贵金属材料专业基础数据库和系列典型材料专用数据库,发展多方协同的一体化材料数据研发应用平台,精准指导技术研发,优化生产流程,为云南稀贵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支撑。据了解,“数据赋能稀贵金属产业发展”在去年入选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发布的第二批28个“数据要素×”科技创新领域案例。
在展会现场,首个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数据库备受关注。拥有金、银、铂、钯等11类稀贵金属新材料基础参数的数据库和汇聚计算、实验、生产加工、服役评价数据的系统性稀贵金属材料专用数据库,总数据量达到7900万条,实现对材料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预测、发现和设计开发。数据驱动自主研发的银铜镍系电接触材料,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际巨头垄断。设计研发的Pt-Ir-Hf超高温合金,性能国内领先,实现新一代航天小推力喷管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降低“卡脖子”风险。数据驱动的系列镓基热界面材料产品,填补了国内高性能热界面材料空白,产品在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数据中心等领域成功推广应用。高纯铟专用机器学习平台可以完成高纯铟产品高质量生产装备与工艺决策控制系统研发,实现从设备数据采集、原材料、工序、质量的全流程管理,为高纯铟产品稳定生产、效率提升及工艺优化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据了解,自2018年项目实施以来,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已服务于云南贵金属集团、云南锡业、中铜集团、云南钛业、云南锗业、中宣液态等龙头企业。支撑新建或升级15条示范线,加速了新材料产业从云南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
云南省科学技术院 供稿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