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刘家峡八盘峡水电站胜利建成

发布时间:2025-04-26 17:16:04

  1975年2月4日,文革后期,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建成,是亚洲、第三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

  八盘峡水电站,1975年8月1日首台机并网发电。

  第一. 

  一.勘察立项:

  新中国的建立,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1952年秋至1953年春,北京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组成联合查勘队,对黄河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进行查勘,初步拟定在刘家峡筑坝。

  1954年3月,苏联专家确认:兰州附近能满足综合开发任务的最好坝址是刘家峡。

  同年,中央政府确定刘家峡水电站工程为第一期开发重点工程之一。这是关乎国家命运的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

  1955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立项。

  二.文革建成

  1958年9月27日,工程开工。1961年,因三年困难时期停建。

  1964年复工,国家总的建设方针是“高积累,低消费”,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刘家峡工程建设方针是“先生产,后生活”。

  刘家峡水电站施工条件异常艰苦。当时的重点任务是打导流洞,这个导流洞断面13×13.5米,总长度1021米,任务重、工期紧,职工们日夜奋战,取得月进尺100米的好战绩,经过15个月的艰苦奋战,导流洞终于打通了。

  文化大革命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1966年汛前建成上游围堰,从而使电站基坑具备常年施工条件。

  1966年4月20日,刘家峡水电站拦河大坝第一块混凝土开盘浇筑。水电四局职工“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情高涨。

  胡锦涛、刘永清夫妇在文革期间参加了刘家峡和八盘峡两座水电站的建设。

  1968年10月蓄水,1969年4月1日首台机组发电。

  电站主体工程于1969年10月开工,1975年6月下闸蓄水,1975年8月1日首台机并网发电,1980年2月全部建成投入运行。1980年12月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总体验收。

  1974年12月竣工,至此,全国第一座装机容量百万千瓦以上大型水电站胜利建成。

  1975年2月4日,在西北高原丛山峻岭之间,古城兰州滔滔黄河之上,一座大坝拔地而起,这是中国当时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刘家峡水电站。

  1981年被评为优秀设计和优质工程,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这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刘家峡水电站可蓄水57亿立米,年发电量57亿度,比解放初期全国一年的发电量还多。大坝的溢洪道、泄洪道每秒能泄水7400多立方米,即使上游出现特大洪水,也能确保安全。

  三.重大作用:

  1.刘家峡水电站是毛泽东时代,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第一次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安装的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是当时亚洲和第三世界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这是中华民族不怕艰难,勇于向大自然进军的象征。

  2.刘家峡水电厂在西北电网中主要承担发电、调峰、调频和调压任务,是西北电网的骨干电站,在西北电力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3.运行21年来共发电883亿kW•h,供电882亿kW•h。从1975年5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到1990年多年平均发电量为48亿kW•h。1975~1990年平均发电成本4.78元/MW•h,从1982~1990年共上缴税金4.0177亿元。按电力系统发电企业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电站累计产值69.678亿元,相当于电站总投资的10.92倍。按甘肃省1990年平均每千瓦小时电量创国民生产总值1.6元计算,累计创国民生产总值1411.2亿元。 刘家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22.5万kW(千瓦),设计年平均发电量为57亿度。

  4.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供水、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广阔。每年春季黄河甘肃段开河前,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水电站联合调度,降低发电出力,减少下泄流量,改变了过去那种水鼓冰裂、强行解冻、节节卡冰结坝的武开河局面,黄河甘宁蒙河段的冰凌灾害由建库前平均2年1次,减少到约10年1次。

  5.随着永靖黄河三峡旅游业的发展,刘家峡水电站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已成为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大主要旅游景点。

  第二.八盘峡水电站:

  八盘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境内,黄河干流上,电站距刘家峡水电站50Km,距下游兰州市中心52km。本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总容量226.4MW。

  电站主体工程于1969年10月开工,1975年6月下闸蓄水,1975年8月1日首台机并网发电,1980年2月全部建成投入运行。1980年12月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总体验收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