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夏方海 王小羽 许卓皓)8月14日,由云南省档案馆主办的“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在昆明市博物馆开展。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活动,展览通过400余件珍贵档案文献和图片,完整再现了滇缅公路这一“抗战生命线”的壮阔历史。
展览以云南省档案馆及沿线5个州(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文献和资料为基础,其中90%展品为首次公开。包括各种训令、指令、会议记录、财务表格、路线图及施工图、照片等,系统再现了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抢修、军运、切断、复路的全过程。
走进展厅,现场人头攒动,观众在展板前驻足。一张1938年滇缅公路路线图与各民族民工并肩拖拉巨石碾子的主图,将观众拉回到那段烽火岁月……1937年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抵抗,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同时,日军逐步封锁中国沿海口岸,危急时刻,云南20余万各族民众以血肉之躯,仅用9个月便建成从昆明至畹町,横跨云岭山脉、穿越怒江天堑,全长959.4公里的滇缅公路(中国段),以惨痛的牺牲,成功开辟了这条国际运输线。
《修滇缅公路纪念歌石碑》记载了这一壮举:“龙永派工各一万,有如蚂蚁搬泰山……不是公路是血路,千万雄工中外赞。”展厅内,泛黄的工程报告、施工图及档案文献,详细记载了这条“生命线”的筑路过程,展现出云南各族民众“努力打开生命线”的抗战决心。
开展仪式上,“品读档案”环节再现历史场景。滇军一名普通军人黄人钦在新婚6天后奔赴前线,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此次我们奉命出征抗日,是为民族求生存……倭寇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写信后不久,他就在血战台儿庄战役中殉国,年仅29岁;马来西亚华侨白雪娇瞒着父母参加南侨机工,她在告别信中深情写道:“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尤其是在祖国危难的时候,正是青年人奋发效力的时机。”一字一句,闪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光芒。
展览分为“山川震眩 烽火危局”“血肉筑就 抗战通途”“战略动脉 托举山河”“护路保通 断裂重生”“历史回声 精神传承”五个部分,共22个单元、66个版块。通过一组组翔实的档案数据,直观呈现了这条“战略动脉”托举山河的历史细节。展览还设置了“我与滇缅公路的故事”互动墙,邀请观众共同书写历史记忆。
据介绍,本次展览完整呈现了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云南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以龙云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各民主党派、各阶层各界人民团结抗战的伟大局面。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期间,楚雄、大理、保山、德宏等滇缅公路沿线州市将同步巡展。
“这次展览是云南抗战历史的珍贵见证。”市民杨建明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他表示,滇缅公路的修建史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之后他还将带儿子一起来重温这段属于云南的抗战记忆。
铭记,是为了照亮未来!如今,这条用血肉筑就的公路,仍在诉说着那段不屈的抗争岁月,传递着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