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开讲
石景山炼铁厂工人默默进行“技术性抗战”,顺义区焦庄户村村民用双手挖出“地下长城”……昨天(11日),“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会暨“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首场报告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8位宣讲员登上讲台,用百姓视角讲述抗战故事。
七七事变发生时,家住宛平城的郑福来仅有6岁。他亲眼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新中国成立后,他到卢沟桥上志愿讲解,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这一讲,就持续了73年。通过他的讲述,来自70多个国家的数万名游客,了解了最真实的抗战历史。
2024年4月8日,93岁的郑福来最后一次站在卢沟桥上讲述抗战故事。几个月后,郑福来去世。如今,他的孙女郑然接过义务讲解的“接力棒”,加入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和爷爷一样,在卢沟桥畔讲述红色故事。
“爷爷总是嘱咐我,要把抗战故事继续讲下去。”郑然利用郑福来留下的厚厚笔记,重新梳理讲解词,她说,“这些资料都是爷爷一字一句抄写的,有些写在草稿纸上,有些记录在旧报纸上,甚至药费单子背面也有笔记。我重新阅读爷爷留下的记录和思考,和更多志愿者一起站在桥上。我们不仅要守护这座古桥,更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小学生吴艾宸是本次宣讲队伍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她是抗战馆的资深小讲解员,和母亲一起参与志愿讲解服务。她坚定地说:“每次向观众讲述抗战故事,都是在向那些和我年龄相仿的小英雄们致敬。”
本次报告会特别设置了“向英雄致敬”环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左权、吉鸿昌等抗战英烈“穿越时空”,向观众挥手致意,露出微笑。
下一步,宣讲团将到本市重点抗战类纪念场馆,以及机关、校园、企业、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巡讲,紧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讲述来自百姓的鲜活故事,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记者 刘苏雅)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