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世运会好耍 成都很巴适
在成都看世运会,喊一声“雄起”是气氛组的标配。就连前来观赛的外国观众,也学会了这句川渝方言,为成都和世运会的这场邂逅写下生动注脚。
此起彼伏的“雄起”声中,浮现一幕幕鲜活场景:观众合唱《成都》,为夺得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金的武术运动员卢卓灵送去祝贺;72岁的英国拔河老将,与队友协力登上最高领奖台;体育舞蹈场边,身姿优雅的裁判员成为观众镜头里的焦点……赛前“世运会是个啥会?”的提问,正转变为“世运会,好耍!”的共鸣。
“好耍”的密码,沉淀在独特的赛事气质中。
拖着假人游泳的救生项目、旋转跳跃帅气进攻的沙滩手球、又要划艇又要扛着艇跑的皮划艇马拉松……世运会的“橱窗”里,一个个项目别具特色:有的接地气,有的新奇,有的观赏性强。丰富多彩的项目,不仅让观众耳目一新,更拓宽了人们的健身选择。
“好耍”的活力,流淌在人与人的温情联结中。
开幕式上,吉祥物人偶与运动员俏皮互动,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确保流程稳步推进;飞盘比赛开始前,中国萌娃与外国运动员击掌送祝福;繁华商圈里,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春熙孃孃志愿服务队”,用热情笑容和贴心指引,为中外游客递上城市的暖心名片。心手相连的温度,让赛场内外的记忆更加绵长。
“好耍”的底气,植根于成都拥抱世界的自信姿态。
竞技激情与人间烟火交融,奏响动人乐章。一座座场馆,“藏”在公园深处、嵌在湖畔绿地间,市民共享办赛成果。这份惬意,也沿着赛事脉络传递给世界。当外国选手逛街巷、看熊猫、坐着巴士吃火锅时,成都的巴适可触可感。
更坚实的支撑,来自办赛能力的持续提升。3年间两次举办国际综合性赛事,成都越发细致从容:公交地铁支持境外银行卡“即刷即乘”,用便捷服务迎接八方宾客;高温天为室外观众准备防暑物品,用暖心服务提升观赛体验;优化交通调度保障市民日常出行,让赛事运行嵌入民生节奏。“办赛、营城、兴业、惠民”,成都的答卷十分亮眼。
当巴适的成都邂逅好耍的世运会,这场双向奔赴也在彼此成就:赛事为城市注入活力,城市为赛事增添精彩。万众瞩目的国际大赛,正化作人间烟火里的锦绣诗行。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2日 12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唐天奕)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