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正式发布,公开了2024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概况。《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在此形势下,“健康老龄化”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如何科学延缓衰老、维护老年群体健康,特别是保护日益衰退的脑功能,备受全社会关注。
7月20日,央视《健康中国》节目聚焦这一民生关切,邀请国家级名老中医李海松教授与岐黄学者李浩教授,从传统中医视角,共同剖析衰老本质,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节目中,李海松教授借助蒸汽火车模型,生动阐释了中医“肾精-肾气-脑髓”的链条关系。他将肾精比作燃料,肾精化生为肾气(如同蒸汽)推动生命运转。肾精充足时,髓海得到充分滋养,人便思维敏捷、记忆稳固;反之,则会出现健忘、反应迟钝等衰老迹象。李浩教授则从数据层面揭示了大脑衰老的严峻现状:约30%的60岁以上人群存在认知减退问题,40岁后神经元每天减少约1万个,大脑体积每十年萎缩约5%。
节目还着重解析了传承近五百年的抗衰名方龟龄集所蕴含的中医智慧。龟龄集组方遵循“天人合一”理念,以红参、鹿茸为“君药”,起到补充元气、益精填髓的作用;辅以肉苁蓉等为“臣药”,温和固本,共同维护人体健康。
李浩教授援引现代研究指出,龟龄集具有明确的抗衰机制。它通过减少细胞端粒缩短、抗氧化、改善免疫功能等多靶点、多效能的方式,有效改善记忆、延缓衰老。
山西大学实验室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了广誉远龟龄集独特的炮制工艺在增效抗衰方面的显著优势。“九蒸九晒”的熟地黄制作工艺,使抗氧化、抗衰老的有效成分梓醇含量大幅增加;数控模拟“炉鼎升炼”古法,优化了药效成分组合,能够针对性地改善记忆功能。
当近500年的古方智慧得到现代科学的有力印证,这不仅彰显了传统中医药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价值,更为“健康老龄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