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垃圾、清积水、除异味,北京开展夏季灭蚊蝇大扫除
为遏制蚊蝇密度上升,营造清洁、健康的城市环境,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市爱卫办联合住建、园林、水务等10个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清垃圾、清积水、除异味”为目标的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城市管理、交通、教育、商务等行业部门分别就本系统重点场所进行专项清理与定点消杀,全面阻断蚊蝇滋生路径。
8月7日下午3点,海淀公园内,几名消杀人员正沿着园区主路和绿地边缘喷洒灭蚊药剂。雾状的药液随风散开,落在草木之间。一旁的树丛中,新挂上的黄色粘虫板随风轻摆。近期北京持续高温多雨,蚊蝇进入滋生高峰期,公园的消杀频次也随之提升至每日一次。
“这不是哪一个部门‘单兵作战’,而是多方协同、一体推进。”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卫处二级调研员张浩介绍,城市管理部门融合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与蚊蝇消杀,确保6万余个生活垃圾投放点日产日清,清运后及时消毒,50余座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强化消杀,安装灭蚊蝇设施,强化异味管控。与此同时,水务部门加强河湖沿线垃圾清理,部分水体投放食蚊鱼类控制孳生;教育系统组织校园开展集中清扫和药剂喷洒;文旅、体育、商务等系统也分别加强景区、体育场馆、生鲜商超等重点部位的日常管理,推动形成多层次、全链条的防治机制。
在各个区,防蚊蝇工作同步展开。海淀区城管委市容环境卫生科副科长闫齐介绍,全区正从环境整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四方面同步发力。
在万柳光大水墨风景小区,保洁员王师傅背着药箱,沿着小区道路缓缓前行,逐一对绿地、垃圾桶、水箅子等区域喷洒药剂。“这些地方最容易积水、藏虫子,一天两趟,上午一趟,下午一趟。”王师傅说。
而在水系管理方面,小区物业则采取了“换水 投鱼”的方式。换水保持水体流动性,又在每年四、五月份提前投放了具有摄食蚊卵特性的鱼类。“这些小金鱼和柳条鱼、清江鱼都是我们特意挑选的品种,能够有效吃掉蚊虫的虫卵。按小区水域面积和鱼类密度测算比例来投放,确保覆盖到位。”该小区物业负责人陈领介绍道。
“宣传动员也是关键。”康桥蜂鸟园社区党委书记谭春红告诉记者,社区会组织集中宣教活动,内容涵盖垃圾分类、病媒防治、防蚊知识等。“很多居民不知道水生植物、宠物饮水盆都可能成为繁殖场所。”在小区居民微信群中,物业不定期发布防蚊知识,提醒住户注意阳台、花盆底托、饮水容器等隐蔽积水点,主动开展“翻盆倒罐”行动,从源头斩断蚊子的滋生点。
海淀公园内,相关防控工作也在不断“加码”。“以往一周喷洒一次药剂,现在是一天一次。”海淀公园绿化主管侯迪介绍,在当前蚊虫高爆发期,公园全面提高药剂喷洒频率,并同步开展生物防治、物理控制等多种措施。“我们今年还增加了一批鱼苗的投放,包括鲤鱼、鲫鱼等摄食性鱼类,结合公园水体面积进行精准配置,一周内就能见效。”
面对近期蚊虫密度明显增加的情况,侯迪也提醒前来游园的市民,尽量避免在草丛、积水附近久留,建议穿着长裤、使用防蚊贴等措施进行防护。“特别是傍晚前后,草丛、水边是蚊虫活动高峰区,如果能避开这些区域,就能减少叮咬风险。”
下一步,首都环境办和市爱卫办将会同相关单位组建检查组,深入各区开展督导工作,推动建立多部门联动、市区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常态化长效机制。 (刘玉洁)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